入冬以来,国家为保障市场农产品供应,决定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本报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发现——
本报记者魏丽娟 吕晶 赵小军 张琛
关键句:这是一件好事,希望能执行下去
2日凌晨1时10分,开着满载一车蔬菜的武光利师傅到达榆林古城农贸大市场,经过市场农产品检测合格后,从西安运来的茄子、辣椒、白菜、菜花被迅速地从车上搬运下来分散在榆林市各大菜市场,新鲜的蔬菜看上去赏心悦目。
武师傅开大车运输蔬菜已经三年多了,他经常跑的线路就是从西安、咸阳拉蔬菜上高速回榆林。为保持蔬菜
新鲜度和赶市场上货,大部分时间都是半夜时分到达榆林。说起“绿色通道”政策,他了解的可不少:“只要是菜,一路都不收费。”他告诉记者,在通行中,只要出示相关检疫证,经过拍照后便可通行,而且堵车时也可先行,“绿色通道”有极大好处。
问及洋芋是否免费,武师傅说,洋芋一般都是从定边、靖边运到榆林或外地,西安拉来的比较少,不过以前拉洋芋时公路确实不免费。当得知现在洋芋通行不收费的消息,司机常斌高兴极了:“一个月前,市场信息部和我联系想从榆林拉洋芋到武汉,但当时洋芋通行还不免费,我考虑了一下运费,就没同意。 (下转第七版)
“运花生过桥费免了?这下价格估计能下来了吧。”早上9时多,两位在榆林古城大市场卖花生的阿姨议论着,从河北运到榆林的花生成本里能省下通行费,这可是笔不小的钱,并期盼着有更多人能到她们摊上买花生。
12月1日起,根据国务院下发《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马铃薯、甘薯(红薯、白薯、山药、芋头)、鲜玉米、鲜花生新增列入“绿色通道”品种目录,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榆林作为连接东西部的交通枢纽,本报记者2日兵分三路来到菜市场、高速路口等地,采访交通部门、司机、市民等,了解新规定
新闻推荐
贾平凹西安城画家圈里,吕峻涛算个特例。一个学农学专业的,几十年坚持业余写作,却成了作家;一个从未受过科班美术培训的,凭勤学苦练,却又成了画家。这样的跨行作业看似违背常理,但若了解他走过的路,就不难...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