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开发保护土窑洞 让黄土文化在发展中传承

来源:咸阳日报 2010-12-20 00:25   https://www.yybnet.net/

永寿土窑洞农家乐

永寿土窑洞农家乐会客厅

本报记者 杨波海 通讯员 史小平

今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未来正在实现”展区通过视频短片形式展出的永寿县黄土地古窑洞项目,曾经受到世界各国游客的关注和赞美。上海世博会国家主题馆“未来正在实现”展区总策划马小玫女士兴奋地说:“未来正在实现展区引起了各国参观者的浓厚兴趣,获得极大好评,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深入的报道,特别是陕西永寿黄土地项目更是得到了参观者的关注,在反应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方面做到了零土地、零能耗、零排放、零支出,被称之为生长在地下的可呼吸建筑,是人居生活的典范,该项目在集合多重现代科技的组合下使永寿古窑洞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中国赢得了声誉。”

渭北高原土窑洞

中华文明发祥地

土窑洞历史悠久,从陕西半坡猿人故居看,它是人类最早居住的形式之一。

我们的祖先在早期与自然斗争中,为了求生存,凭借自然形成的土坡和地孔而居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烧陶窑的启发,再将其加以改造和利用,便成为人们赖以生活的居所,也就是早期的窑洞。

黄土的硬度和黏度较强,适合修建窑洞。先民们或依坡修建窑洞,或在平地上挖坑取土修建窑洞,依坡修建的窑洞,农村人称其为“明庄子”,大多都在沟边;平地上修建的窑洞农村人称其为“暗庄子”,也叫地坑窑。土窑洞大多集中在关中北部黄土高原上,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土窑洞里,土窑洞为他们遮风挡雨,为人类的安居乐业和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

土窑洞是我们的祖先抵御自然灾害和猛兽毒虫伤害的伟大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安居工程。民国以前,为防匪患,人们还创造发明了一种更大的土窑洞,农村人称其为“窨子”,主要是以村庄为单位,在地势险要的高崖上挖成窑洞,将重要物品存放其中,崖窑只有一个出入口,设吊桥、陷井、住室、厨房等。匪贼袭扰,村民躲匪于崖窑,派人防守,与匪抗衡。有的崖窑,还设有地道,如崖窑被攻破,人们可以从地道逃生;匪贼围困,凭此可以向外界求救。

窑洞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之一,有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特点。其结构基本是直壁打孔,外高内低,墙壁附以草泥来加固。它承袭了中国古代形成的特有的建筑观念,并由此而决定了它的建筑格局。以窑洞为主体的居民住宅常以院为中心,院的正面挖三孔或五孔窑洞,中间为主窑,两侧为边窑。明庄子前面为高围墙,只留一道门供出入。暗庄子则在前面钻出一个和窑洞一样形状的出口,安上门供出入。窑洞庄院的院子是整个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在院内种菜和栽植树木。其内,吃饭、睡觉、待客、迎宾等等都可进行。

土窑洞基本体现了以面南为尊、以阳为上的特点。在一庄之内,居于中间的为尊位,是一家之主或长辈的居所,是待客的地方,居于两旁的则是卑位,是晚辈子媳之住所,和堆放他物之处。灶为上,多在阳面,畜厩、厕所为次,多在阴面。据传,土窑洞是开天辟地之初,盘古老圣人送给人间的宝物,几乎每个窑洞都有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教育着后人一代一代关心着土窑洞,热爱着土窑洞。

土窑洞开发保护

焕发出新的光彩

新农村要加快建设,群众的生活要实现根本转变,搬出土窑洞,住进新瓦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家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更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但社会进步了,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不能丢,永寿县委、县政府依据现实,在实施土窑洞开发保护工作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正是这种大胆的尝试,不仅使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得以保护,更为永寿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永寿县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陕西黄土地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亿元,一期投资6600万元建设黄土地绿色生态度假庄园。该项目在省发改委立项,总占地20000亩,一期开发4300亩。该项目主要以西北地区独有的黄土高原峡谷沟壑地貌为背景,结合保护完整的百年下沉式古窑洞,体现以土窑洞“住”文化为特色的七星级生态度假酒店,并收集保护发掘陕西民俗非物质文化及民间民俗博物馆、中国古镇博物馆、古陶文明博物馆、黄土艺术博物馆,是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史物考、综艺博览、绿色农业等大型综合性绿色生态项目,为展现华夏文明及西北黄土民俗风情,“变静为动”的全新概念拓展出一个崭新的空间。

该项目在建设中采用了高新技术“绿色自然空调系统”专利、秸秆气化系统、沼气利用系统、太阳能、风能利用系统、蓄水滴灌系统、中水处理系统、生物质能处理系统等,不仅做到了土地“零支出”,而且改变了过去土窑洞夏季潮湿的不足,成为地下可呼吸建筑的典范。该项目以环保、绿色、生态、无污染等特点,受到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齐姆的高度评价。新华社记者在文章中赞称:这种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人,具有“地下北京四合院”之称的黄土高原下沉式窑洞原生态民居,经过改良后,变身为高档生态度假酒店,成为陕西当地一景。

永寿黄土地生态度假庄园建设的“改良版”下沉式窑洞,卫浴一应俱全,装潢高档,还巧妙设置了“绿色空调”排风系统,使窑洞会“呼吸”,冬暖夏凉。洞内预设了网线插孔,坐在古老的窑洞内,鼠标轻点,就可上网与世界连通。

该项目负责人赵一丁介绍,这个项目集合多重现代科技,零土地、零能耗、零排放、零支出,符合现代生活要求,更为环保和低碳。更重要的是,该项目为新农村建设及拉动旅游产业链创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西线汉唐文化游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住宿条件,“东游兵马俑、西住古窑洞、左观法门寺、右拜黄帝陵”,来陕西旅游“吃泡馍、赏秦俑、住窑洞”缺一不可,使外宾在陕西又可以多停留一天!

永寿县在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开发保护土窑洞的同时,积极引导鼓励乡村群众依托土窑洞发展农家乐。常宁镇政府2008年利用土窑洞建成了漂亮美观的农家乐,使西安、咸阳许多游客不仅品尝到了农家美味,而且亲身体验到了土窑洞冬暖夏凉的神奇,同时也为一些专家和爱好者考察研究黄土高原民俗和原始“穴居”发展演进史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见证。(C)②

新闻推荐

打造建设大西安现代化新区的金牌环境彭新盛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西咸新区规划》的出台实施,使渭城成为了西咸新区的核心区和泾渭新区的重要板块,战略定位和发展层次提升到了国家和省级层面。区委、区政府抢抓发展机遇,牢固树立“...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手机贴膜乱象调查2010-12-24 13:28
猜你喜欢:
评论:(开发保护土窑洞 让黄土文化在发展中传承)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