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崔东生报道榆阳区大力实施“人才富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近日,该区决定投资1500万元,在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立占地50亩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基地。
大学生自主创业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大学生实习、培训、就业的场所,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奠定实践基础,从而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示范区工作、提供服务和创业。
为了规范对示范区人才管理,使其快速、健康、发展,榆阳区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示范区引进高端人才创业兴业搭建平台。基地建成后,榆阳区将每年从高校中招募100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研究生等高等专业技术人才,到农科示范区管委会和入区企业中去工作。该区还将拿出专项资金设立“创业助学金”,对为示范区发展做出贡献的
大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为了解决就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管委会还将修建职工公寓,并配备幼儿园、小学、医院、银行等基础设施,让大学生安心工作,力争扎根示范区。
2010年4月,榆阳区投资1500万元在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开工建设了总占地面积292亩设施农业项目基地,其中包括51座日光温室、86座塑料拱棚和占地2100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温室。经公开招标后,200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微生物研究工作的何亦男为首创建的榆林市榆阳区大漠明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取得了对设施农业项目基地的承包管理权。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科研单位”的运行模式,对农民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和技术指导,用高科技术生产绿色有机农副产品,使产品无农药、无公害、无化学添加
剂。何亦男说,她将立志把自己所学用于中国高科技农业的发展上来,把推动榆林现代农业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带动农民致富作为自己的责任。
榆阳区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培养、管理和开发利用。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该区提出了建设“大学生自主创业基地”,适应了榆林的实际需要和农业科学发展的要求,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一件大手笔、大工程、大举措。
榆林正大职业技术学院也将出资8000万元,在示范区筹备建设占地150亩的新校区。学院建成以后,预计每年将为示范区和周边地区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0人以上,以满足示范区入区企业对各类生产和管理人才的要求。
据了解,“大学生自主创业”基地建成后,榆阳区将进一步启动“高端人才引进开发工程”,努力实现建立一个试
验示范基地、一座专家公寓、一所科研中心、一座信息中心和每年引进高端人才100人、每年受教育人1000人次的“六个一”目标。榆阳区还将成立专门的信息机构,设立专家和人才档案库,在示范区建设专家公寓,每年将邀请大量的知名专家和学者来示范区讲座或者培训,聘请专家作为顾问或者直接为企业和农民提供科技服务。示范区管委会还和中国农科院、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取得了联系,每年将拿出专项资金,组织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去科研机构或者高校进修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加大对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科普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既有社会责任心又善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当地农民致富的复合型人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吕晶【定边篇】10月19日,定边县定边镇蔡马场村的洋葱地里,几名妇女用头巾将头包得严严实实,顶着大风,把地里已经刨出的洋葱麻利地装进网袋。“我们村的洋葱可是远近闻名,每年都有许多客商来收...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