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祖籍陕西横山。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文学》《十月》《作家》《青年文学》《诗刊》等海内外报刊发诗歌散文小说四百余首(篇)。《中国文学》英文版、法文版、日文版大篇幅作过专题介绍。作品荣获“人民文学”诗歌奖、陕西省505诗歌奖、陈香梅女性散文大奖、西安(连续数届)文学奖等数十项大奖。九十年代中期被读者评为全国十佳青年诗人。出版诗集《生命的情节》《我的情诗》《水晶香片》,散文集《一地花影》等数部专著。现在在西安市文联《美文》杂志社供职。
梦野,陕北神木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生。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十月》《中国作家》等多家报刊多次发表组诗,获柳青文学奖,入选多部中国年度诗选,出版诗集四部、散文集一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文学研究生,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新浪网读书频道签约作家,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
柳青是陕北人,我也是陕北人。我没有见过柳青,只看到他晚年的几幅照片,照片里柳青的神态笑容,很像那些盘腿坐在土炕上或靠在阳崖地晒太阳的陕北乡下老头的神态和笑容——他耕耘着土地,他首先就是土
地的一部分;他抒写着人民,首先他是人民里最普通的那一个。他善净、诚实、宽厚,有着谦卑仁慈、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柳青文学奖对我最重要的启迪是:在热爱和创作文学之前,首先要做一个感恩天地、爱人如己的良善之人。
感谢省作协,感谢评委,给我一次来西安学习的机会。对于写诗多年的我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在此,我要感谢诗集《情在高处》的出版单位——太白文艺社,感谢责任编辑朱媛美老师,感谢题写书名的贾平凹老师,感谢作序的高建群老师,也向多年来关心我生活,支持我创作的社会
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陕西是全国瞩目的文学大省,以小说著称。作为陕西的文学新人,以诗歌寻求突破,难度更大。这次获奖,是我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会将诗歌写的更好,为加深文化底蕴,构建诗性精神,突出个性表达,振奋陕西文学而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媛媛实习生王亚妮对于严重依赖天气因素的清涧红枣种植业,最怕的自然灾害就是阴雨,花期多雨坐果少,着色期多雨裂果多,成熟期多雨烂枣多。以往,一到红枣成熟期,所有的枣农都开始提心吊胆,而一旦...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