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清涧:红枣烤炉的“黄金效益”建烤炉:鼓起枣农腰包

来源:榆林日报 2010-12-14 12: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马媛媛实习生王亚妮

对于严重依赖天气因素的清涧红枣种植业,最怕的自然灾害就是阴雨,花期多雨坐果少,着色期多雨裂果多,成熟期多雨烂枣多。以往,一到红枣成熟期,所有的枣农都开始提心吊胆,而一旦遇上连绵阴雨,枣农就只能“望天兴叹”,眼巴巴看着雨水侵蚀过的红枣变成烂枣却束手无策。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连续阴雨对枣农造成经济损失,清涧县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红枣烤炉建设工作,通过政策鼓励、民间融资等多种渠道引导红枣加工企业及枣农兴建烤炉,目前已建成红枣烤炉1500多座,覆盖全县15个乡镇。而渐渐兴起的红枣烤炉也正悄然改变着清涧枣农的被动局面,不仅为特殊天年红枣的抢收打下良好基础,就连昔日卖不上价钱的裂枣,也因为烘烤技术的改进而成为高价“抢手货”。延伸了红枣产业链的烤炉,正在为清涧人民带来“黄金效益”。

“有了烤炉,我们再也不怕红枣霉烂了。只要把收回来的红枣用烤炉及时烤干,就能保住一年的辛苦。烘干后的鲜枣、裂枣也都能卖钱,比只卖鲜枣划算多了。”今年红枣丰收后的一个下午,在清涧县宽州镇上十里铺村,村民赵亚军一边将收来的红枣放入烤炉进行烘烤,一边细数着有了烤炉的好处。院子里,红彤彤、鲜亮亮的红枣堆得像小山一样,两个雇来的中年妇女坐在红枣堆前,将红枣按照成色好坏拾捡到不同的筛子里,捡好的枣子将会进行分类烘烤。

赵亚军是清涧县双庙乡赵家河村人,几年前,全家人的收入来源还主要靠出售鲜枣。但是,红枣收成受气候影响太大,如果遇上阴雨天气枣子易裂、易烂,一家人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于是,头脑灵活的他想到了建烤炉,把遇雨水易烂的红枣烘干成容易存放的干枣。

“那时候,每年看着枣子烂得一堆一堆,就心疼,后来就想到了建烤炉来减少损失。2008年建的全部是土烤炉,虽然烤枣数量有限,但是也比烂掉了强,与只卖鲜枣比较,还能赚不少钱。”尝到甜头的赵亚军,现在不只烤自己家的红枣,还将周围村子的枣子收购回家烘烤:“上十里铺交通条件好,为了方便收购红枣,我们今年花了2万多元在这租了几间窑洞,建了两个烤炉,一个是水暖烤炉,一个是传统土烤炉。政府还出台了补贴政策,每个烤炉经过验收后,能得到上千元的补助。”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鼓励和倡导农村红枣烤炉建设。今年上半年新建烤炉410多间,下半年至少还要建750间,这样就能基本实现全县产枣区村村有烤炉的目标。而且,今年新建烤炉大多为汽式烤炉,基本淘汰了土式烤炉。

烤炉的全面升级,提高了我县红枣初级加工的能力与效率。另外,个别有远见的企业,引进了全国最新的红枣专用密集型智能烤房,提升了我县红枣加工的技术标杆。”清涧县中小企业局局长惠作华说。

初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红枣烤炉,除了让清涧枣农在面对阴雨天气等自然灾害时,能最大化减少损失外,还拉长了红枣产业链条,增加了枣农收入,使得红枣真正变成枣农致富的“神奇果”。

“鲜枣自然晾晒成干枣,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有时候不等晾干就会发霉,最后只能用来造酒。而用烤炉烘干,一炉枣一到两天即可烤出,并且环保、节能、低碳。烘干后的干枣经过人工挑选分类,按照枣子的个头、成色、湿度、品种,分成一级、二级、三级、特级等不同等级,即可按需供销给上海、西安等地的食品公司。今年上海的干枣需求量特别大,烤出多少能销多少。”宽州镇一家有4间水暖烤炉的枣农介绍说:“今年鲜枣收购价约为1.9—2元/斤,而烘烤后的滩枣一级品可卖6—8元/斤,紫晶枣一级品价格在8元/斤,特级枣的身价更是涨了十几倍。红枣使用烤炉烘干后,商品率达到50%以上。”

红枣烤炉在清涧的广泛推广,结束了清涧枣农多年来依赖自然晾晒的古老历史,打破了红枣产值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增强了枣农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红枣企业的发展后劲和抗风险能力。尤其是比较先进的智能烤炉的应用,切实加强了红枣企业的深加工

能力。“我们厂现在有1座智能烤炉,3座水暖烤炉。智能烤炉虽然投资比较大,但是省时、省工、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一次能烤枣3000多斤,特别适合秋季雨期应急烤枣。同时,它能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加快了红枣的烘干速度,节省费用和劳力,烤出的枣外观鲜亮、色泽艳美、品质优良,深受客户喜爱。”清涧县彤天枣业负责人说。

现在,除了传统的土烤炉外,水暖烤炉、智能烤炉等更加先进的新式烤炉受到了清涧枣农的青睐,尤其是智能烤炉已经成为清涧烤炉日后的发展趋势。

惠作华介绍说,为了解决红枣丰收不丰产的问题,今年清涧县开始在红枣主产区大力推广烤炉建设,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建设红枣烤炉1500多间,加工能力达35万吨,烘干后的鲜枣,经过进一步挑选加工,制成了特级产品蜜饯、滩枣、紫晶枣等,提高了红枣的产业价值,延伸了红枣产业发展链条。“随着清涧红枣加工能力的提升,本县的枣原料已经不够当地烤炉加工,部分拥有多个烤炉的枣农及加工企业,开始向周边县收购红枣,可以说目前清涧已经成为陕北红枣的集散地。”

政策与科技:助推产业化发展

红枣烘干技术作为一项有效、实用的先进技术,有效地克服了自然晒干费工、费时、污染较重、大量烂果、经济损失较重的弊端。为此,清涧县县委、县政府全力推动全县红枣烘干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县上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和《鼓励非

公有制经济发展的13项优惠政策》及《县级领导与部门包抓重点非公有制企业》《部门专业技术人才派驻企业指导协调》等工作制度,高度重视红枣烤炉的建设工作,积极鼓励国有、集体、个体通过合股、合资等多元投资方式发展工业,建设烤炉,从而催生了工业企业与红枣烤炉的大量涌现。

在红枣烤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清涧县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出了适时采收、智能烘烤的对策,并针对陕北的灾害性气候,首次将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在红枣烘烤中,研制出适合清涧的“红枣智能烘房”。这种烘房可自动控制温度、排湿和烘烤时间,一次可烘烤红枣几千斤,成本却不足600元。和传统的土烤炉、蒸汽式火炉相比,“红枣智能烘房”装载量大、能耗低、烘烤效率高,而且质量好,干净节能,成本低。今年7月,“红枣智能烘房”开始在红枣产区推广普及,截至10月下旬,包括清涧县在内的整个陕北地区已建立了140多座这样的烘房。

政策的强势拉动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加快了智能烘房这一先进技术在清涧的示范推广。而随着红枣管理水平、深加工能力和减灾能力的不断提高,清涧红枣产业面貌正在发生着变革。

新闻推荐

社会关爱让她重新站起来 ——记米脂籍省残疾运动员李香香

本报记者白潇今年13岁的李香香,是米脂县龙镇艾家墕村一个特殊的小女孩,母亲是一名智力残疾人士。9年前,不满4岁的小香香跟随母亲外出时遇到下大雪,双脚严重冻伤后只得截肢。因为家境贫困,眼见着小伙伴...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清涧:红枣烤炉的“黄金效益”建烤炉:鼓起枣农腰包)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