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殷常兴 实习生 张骏驰)每隔几天,三原县城关镇原商业综合公司(也称统合厂)的几名老职工都要到县上有关部门打听养老补贴是否批下,而每次都是失望而归。由于档案被丢失,又没有证据证明职工身份,这些老职工为此苦苦奔波了近三年。
喜从天降 有望解决养老补贴
三原县城关镇原商业综合公司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立,是由街道上各个企业合成的综合公司,主要经营饮食、修配、缝纫等,共有16个部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厂子不存在,由于各种原因,职工未参加基本养老统筹。
2008年8月,陕西省出台《关于解决未参保城镇所有制企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试行办法》,文件基本精神就是解决未参保的城镇所有制集体(含厂办大集体)企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基本生活问题,在2007年12月31日前满7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按10000元缴纳,不够70岁每差1年增加1500元,对缴清费用人员按月发给每人每月480元养老补贴,并发冬季取暖费及死亡丧葬费等。而这项试行办法先在西安、宝鸡试行,进一步完善后可在全省实施。
得知这一惠民政策,综合公司老职工奔走相告。姚阿姨告诉记者,当时全家人乐不可支,就等着办理,去年被通知先填表,老职工相互告知,自发敲锣打鼓向镇政府及县里相关部门送去锦旗表达感激之情,包括她自己在内的许多人都筹好了钱准备去缴,谁知不久他们去打听,结果被告知一些人批下来了一些人没批下来。
档案被丢失 希望成泡影
这下老职工们坐不住了,经过打听原来是城关镇经过多次搬迁,综合公司人员的档案丢失,这样市上就无法认定是该厂职工,因而就批不下来。
希望成泡影,老职工们多次找有关部门,县人劳局每次都是耐心解释,也多次向市上汇报,之后经市上同意,只要有能证明其工作经历的其他原始资料(如工会证、工作证、奖状、合影等)也可先认定。杜阿姨告诉记者,县人劳局所做的工作大家都知道也很感激,这样大家都去寻找,结果有人找到,有人没找到,经过几次审批,近200人的厂子目前还有20多人没被批准。
杜阿姨告诉记者,她与老伴乔师傅都是厂子职工,她找到了工会证,而老伴没找着,她被通知批了而老伴没批。姚阿姨说:“与我在一块工作的共有8人,目前3人去世、2人投奔外地子女、1人嫌年龄大划不来不缴,剩下2人,1人批了,我没批,就是因为没有任何证明。”
人劳局全力争取为老职工解决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该厂职工身份的这部分人怎么办?记者来到三原县人劳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通过摸底城关镇符合条件的有500多人,由于城关镇丢失了综合公司档案,确实有部分人无法认定,现在经过县里向市里多次汇报,解决了大部分人,目前还有近50人没有解决(包括原综合公司的一部分人),批下的人还没收钱是担心没批下的人产生过激行为,现在局里也在全力做工作,尽可能去解决问题,毕竟老职工们很不容易。
报请审批的职工和批下的职工是否进行了公示?记者又来到城关镇政府,办公室一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领导都不在去开会了,让记者直接找镇劳保所。记者来到劳保所,一工作人员看材料后答复:不知道,领导还没来。记者离开该所时也没见领导面。综合公司老职工姚阿姨告诉记者,据她所知目前老职工中已有8人死亡,而这些人到去世时也没有享受到补贴政策。(D)(3)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魏永亮蔺小俊)6年前,武功县南仁乡弓家村弓晓梅离奇失踪,寻找未果。6年后,前来派出所办证的弓某提及女儿时,依旧泪水涟涟。南仁派出所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民警走访排查、四处寻找,失散6...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