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军政 实习生 王源
10年前,她是一个一文不名的“打工妹”。
历经三次创业失败,她第四次创业,经过艰苦打拼,终于在泾阳县餐饮行业扎下了根。
她就是泾阳小金华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红艳。
1991年高中毕业的马红艳和诸多不甘心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年轻人一样,走上了外出务工的历程。
“打工没技术,咱力不少出,汗不少流,钱不多挣。”在阎良一家电商场打工中,马红艳有了这样的体会。
“学技术!”冲着这样的想法,一年后,她跑到山西一家美容美发店打工。心想:“在这一行业学到手艺,自己开店做老板。”
1995年,她拿出自己打工多年的积蓄,回到家乡开办了自己的美容美发店。
生意好起来了,刚尝到甜头的她,又把目光投向了服装、客运等更大的市场。然而,这两次创业,不但自己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还欠了一大堆的债。
“每天上门要债的人能踩破门槛,曾经的亲戚朋友形同路人。”此时的马红艳已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几年的打工经历,磨出了她的倔强和坚强。她感到“一个人跌倒不可怕,怕的是跌倒后不想爬起来”。
她毅然丢下襁褓中的孩子,去西安一家火锅店打工,细心揣摩老板的经营理念和作风,认真学习饭店里的各项工作技能和服务要领,并将其写成心得笔记。两年多时间,一摞厚厚的笔记本成了她再次创业的宝贵财富。
2002年春天,马红艳完成了又一次人生打工经历,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回乡再次创业的征途。在泾阳县她开办了小金花涮锅店,用自己学到的经营理念,结合小店特色成功推出一套新的管理模式。生意越做越红火,规模也越做越大。到2008年底,马红艳已拥有三个大中型酒店,两个连锁店,员工200多名。
如今,马红艳的企业已接收下岗员工85人,为全县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提供了就业平台。她本人也荣获泾阳县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青年突击手”等一系列荣誉。(B)③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军政实习生谭培光“内行看门道,只要瞅准市场,你也能当经纪人。”30岁的马竹林,睿智的话语透着几分干练。当初,从一个务工的普通农民,成长为一名农产品的销售状元,马竹林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业经...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