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王静等专家及临床科室护士长等组成的医疗组,在对伤员的病情做出诊断后,马上分诊送到相应科室进行治疗。经诊断,前后送到医院的14名伤员被分别送到骨科8人,普外科4人,脑外科1人,泌尿外科1人,不到一个小时,14名重伤员全部得到第一时间的专家救治,医护措施全部标准到位。
14名重伤员,100公里往返,在第一个到达现场,第一时间转运回伤员,第一时间安置处理好伤员。一个漂亮的远程救援完美收官。
二附院的医护工作者心中又一次涌起豪情。这是一支光荣的队伍,建院30年来,参与无数次救急救难任务,近年来,非典参战、5·12陕南急救、玉树抗震,无不有着二附院人的身影。去年,他们在摘取陕西省首个中西医结合三甲医院的桂冠后曾响亮地提出:打造关中地区中西医结合急救中心的口号。今天,他们又一次证明了自己。
为了保证伤员及时得到治疗,指挥部决定,暂停当天一切择期手术,首先保证车祸患者的治疗。与此同时,董昌虎又紧急向在西安省委党校学习的二附院院长郑刚和陕西中医学院主管副院长刘力做了汇报,郑刚院长指示要不惜任何代价,全力救治伤员。并于11时向学校请假赶回医院,现场指挥抢救。刘力副院长接到报告后,紧急向学院党委书记王秉琦和院长周永学报告,学院领导分别在第一时间做出指示,要求二附院全力以赴,做好抢救和治疗工作,如有困难学院随时派相关人员支援。
在院内,为了使受伤患者得到妥善完美的护理服务,护理小组组成一对一的特护小组,24小时轮流不间断仔细护理,观察病情。
为了保证伤员的生活及饮水,后勤保障部组织人员免费做了可口的饭菜送到伤员的病床前,免费把饮用水送到病房。
信息联络组的同志及时收集信息,每隔一个小时向抢救领导小组汇报情况,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医院的抢救治疗情况。
心理疏导组的同志深入病区,对伤员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慰问。
综合抢救组的同志,分别对病情危重的李某财、李某(骨科伤员)、谭某绪(普外伤员)和脑外科李某芹进行全面、认真、详细的会诊,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当天上午9时,已对脾破裂的2名伤员和颅骨骨折的一名伤员紧急实施了手术,其余伤员也都得到妥善救治。
5月6日下午,又从武功县医院转来两位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腰椎间盘骨折的重伤员。骨科主任张文安等及时对患者做了会诊,采取妥善的治疗方案和措施,保证伤员的治疗。
5月8日上午,星期天。院长郑刚和书记董昌虎从早上8点半开始,连续召开党政联席会、中层干部会、指挥部会议和危重伤员会诊会议,明确提出:集全院之力,举全院之智,不惜代价,对4名危重病人建立专家群组会商制度,24小时特护,确保零死亡。对12名脱危伤员从急救转入全面诊查,确保不漏查漏诊,在医疗层面做到少伤残,小创面。当晚7时,二附院向上级报告:被送到陕中二附院的14名伤势较重的伤员,和从武功县医院转来的两名伤员,都得到及时抢救和妥善治疗,其中紧急手术5名,保守治疗10名,没有一例延误和死亡。
据事后统计,二附院在5·6重大车祸事故抢救中担当重要角色,送入咸阳市辖区的伤亡患者共计27名(其中院前死亡6人),陕中二附院承担16名危重伤员的救治任务,他们以迅速快捷的速度、紧张有序的救治、高超精湛的技术,出色完成突发车祸事故的抢救任务,表现出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对生命、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忠诚负责和热爱,让死神望而却步。
(到记者5月12日下午5时发稿,从二附院传来消息,16名伤员无一例死亡,最后的一名重伤员已于上午完成开颅手术,脱离生命危险。)(B)⑤
新闻推荐
一个区域的崛起,就是一场地产界和商界的联合革命。不论是上海浦东的星光闪耀,还是天津滨海新区的气势恢弘,都在不经意间论证了城市发展的这一理论。毋庸质疑,玉泉路商圈的崛起,又将带来巨大的财富机遇...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