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王凤珍先后8次从辽宁来西安找儿子,她将这几年的心酸都记在本中。
10年了,儿子就像蒸发了一样,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残酷的事情。10多天前,64岁的王凤珍女士乘坐火车从沈阳来到西安,开始了她在陕西的第8次寻子之路。“10年来,我从未放弃要找到儿子,今年他有38岁了,是不是也结婚了,也有自己的孩子了……”6月6日,一脸憔悴的王凤珍泪流满面地说。
儿子2000年后便杳无音讯
自5月26日开始,王凤珍来西安已有10天时间了,这是她10年来第8次来西安寻找失踪的儿子。这10天来,她一直奔波于西安及渭南各县,试图寻找到儿子,只想对他说声“对不起”。
王凤珍原本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她是老师,爱人是检察官,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李罡,在父亲严厉管教下,李罡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1994年考上西安一所知名大学。大学毕业时,李罡还差一个学分,他需要补考才能毕业。严厉的父亲一时无法接受,责备儿子为什么不努力学习。后来,父亲来到学校,并向校方申请留级,强制儿子再读一年。
1999年,也就是留级那一年春天,李罡因涉嫌偷盗自行车被劳教关押。期间,李罡写信向父母求助,但父亲对儿子的所作所为生气至极,对儿子的态度只有两个字“不管”。几个月后,儿子第二次写信求助,并且在信里向父母认错,表示要好好做人,但父母依然“不管”。2000年3月,李罡被劳教所释放,从此便杳无音讯。
寻子途中写下2万字日记
2002年,王凤珍第一次来西安找儿子,她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张贴了上千张寻人启事,走遍了西安的网吧、游戏厅、游泳池、台球厅等,在儿子母校附近的饭馆挨家挨户地询问,去桥洞下、正在拆迁的房子……只要看到与儿子年龄相仿的男子,她都会大喊“李罡、李罡”。
此外,她还与西安、渭南、宝鸡等地的警方联系,希望能帮她调查。尝试了很多办法,很长时间都过去了,仍然没有结果,心急如焚的母亲痛苦地徘徊在陌生城市的街巷,不知流过多少绝望的眼泪。
后来,王凤珍找到儿子的大学老师,对方也说没有李罡的任何消息。老伴着急后高血压复发,并且患上了尿毒症,医生说老伴最多能活一年。2007年1月,老伴不堪忍受病痛折磨去世。王凤珍说,老伴之所以能多活4年,就是因为抱着找到儿子的信念,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对儿子说声“对不起”。
10年来,在寻子途中,王凤珍写下2万字的“寻子日记”,日记里详细记录了她何时来西安、去哪儿见了谁、结果如何等寻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一页一页,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思念。
“儿子,你就让妈妈见见吧……”
老伴去世后,王凤珍再次踏上寻子之路。从2007年至今,7次来西安。她已记不清贴过多少张寻人启事,记不清多少次坐大巴去宝鸡、渭南,更记不清度过多少不眠之夜。
这次来西安,与往常一样,王凤珍住在劳动路上一家招待所,饿了就啃个馍、吃点饼干,累了就在街上找个地方歇一会儿,但再艰苦的生活也不能阻挡一个母亲想找到儿子的心情。王凤珍哭着说,是父母对不起儿子,只知道严格要求儿子,却不懂关心儿子。她目前唯一的心愿就是能找到儿子,对孩子说一声“对不起”,为了找到儿子,让她干什么都可以。“儿子,你就让妈妈见见你吧……”昨日,王凤珍声泪俱下地说,只要自己有一口气在,就会坚持寻找儿子,就算有一天只能爬了,也要爬到西安来,寻找儿子的下落,请求儿子的原谅,弥补之前的过错。
记者联系到李罡的大学同班同学严先生。当得知李罡的母亲第八次来西安寻找儿子时,在阎良一科研单位工作的严先生在电话里沉默了一阵,说:“李罡上大学时母亲来看过他几次,1998年、1999年在西安陪读了好长时间。为了李罡,他们一家付出了很多,他母亲很不容易。”严先生说,到现在他们班的同学互相联系时,还会彼此问起李罡的情况,可直到现在,谁也没有他的消息。(西部网)
新闻推荐
太峪公路巡逻民警中队驻扎在古豳州境内一个四面环山的公路干线旁边,古丝绸之路从这儿经过,中队辖区的四个乡镇分布在一条川道,四个山头,八面原坡之中。日子渐渐地走过腊月迈进年的门槛了,公路上来往的...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