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砖场干活,虽苦,却有一份希望在
本报记者 毋佳欣 实习生 吴雪飞
5岁时,母亲带着妹妹离开了他们,从此,父亲患上了精神病,在爷爷奶奶和二爸的照顾下,李册勉强继续上学。今年高考,他考出512分的好成绩,然而,大学学费却成了一堵墙。
昨日中午,在兴平市阜寨镇北八一村旁的砖场里,李册跟着二爸的拉砖车,来来回回装砖、卸砖,动作娴熟、干净利索。汗珠子顺着脸颊一颗颗滚下来,但他顾不上擦。光着膀子的二爸说,没办法,为了给孩子凑上大学的费用,只能天天领着娃到砖场干苦力活,多挣一分钱,娃就多一份走进大学的希望。
李册说,他脑海里没有母亲的模样,打记事起,就是爷爷奶奶照顾他和父亲,现在爷爷奶奶已年近70岁,身体不好,就和二爸住一块了,平时他和父亲也都是在二爸家吃饭。这些年上学的费用也基本都是爷爷奶奶和二爸给,平时生活靠他和父亲每季度400多元的低保费以及父亲平时蹬三轮挣的零用钱。为了省钱,他在学校将每周的生活费控制在70至80元,高三这年,学校食堂饭价涨得太厉害,他常常感觉没吃饱,肚子咕噜噜叫。
高考成绩出来后,李册填报了西安工程大学,他说,在省内上大学,相对可以省去一部分路费等方面的花销,也方便回家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和患病的父亲。这段时间,李册先是在一个亲戚开的饭馆帮了半个月忙,后来就开始跟二爸到砖场干活。他说,目前,上大学的费用没有一点着落,但无论多么艰苦,他都会努力坚持,希望能够顺利走进大学的校门,因为他相信,努力,可以改变一切!(D)(4)
新闻推荐
7月21日,小学生在安塞县第一小学参加腰鼓培训。陕西安塞县被誉为“中国腰鼓之乡”,安塞县第一小学的暑期腰鼓培训班吸引了大批学生参加。腰鼓表演集武术和舞蹈于一身,孩子们在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也...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