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西安已有127个城中村“消失”村民变成居民,生活很潮很寂寞财产猛增20倍,反而不会挣钱了……本报今推出调查“告别城中村”

来源:华商报 2011-11-20 13:42   https://www.yybnet.net/

城中有村,村中有城。城中村的原住民与外来者们,在城市的中心,共同维持着一个低廉的生活成本体系,或在此成长,或短暂停留,这里曾充满梦想,也曾凌乱不堪。

伴随着利益纠葛和故土难舍,城中村在消失。不到4年,127个城中村逐渐从西安的版图上抹去,取而代之的是116个社区。

抛开政府在“大拆迁”“大回迁”中的种种探索与尝试,分钱、落户、“由农转非”、由“村民”变为“居民”,从身份的转变起,拿上拆迁款的新居民更需要适应新身份和新生活。

本报记者历时两个月,走访西安近40个城中村安置社区,以及许多专家学者,力图展现“新居民”在城市变革这一过程中的阵痛及对未来生活的探索和思考。

环境

环境好了,生活成本也高了

有着180多户500多人的北沙坡村如今已变成了“北沙社区”,北沙坡“村民”也在逐渐适应“居民”生活。

9月8日在该社区,70多岁的刘师傅说,现在垃圾都装进袋子放入楼下垃圾箱,居住环境确实比以前城中村好得多,安全系数也很高,但生活成本提高了。原来村子里,街两边卖生活用品的小店应有尽有,价格也便宜。现在,就得跑到超市,价格也贵了。“有时候还挺怀念以前的小夜市、小商店啥的。”

原本住在城南某城中村的小宋说,住在老村子生活成本是很低的。当时母亲在家照顾两位老人,父亲在外做些技术活,她和姐姐上学。“那时候住得宽敞,粮不花钱,菜也便宜,水是地下抽的,就是交点电费。拆迁后对以后的日子我们确实有很多顾虑,老人都不愿意提。”小宋说,“原来在家租房的时候,也不觉得生活这么累……”

出行

“不买车面子上过不去”

贺强,原西何家村村民,现在已经住进了村子改造而成的西荷社区。

在他看来,城中村改造后,环境不同了,生活也发生了改变。“买了辆十多万的小车。”贺强说,这是搬进新家后,增添的最大一件“奢侈品”。“其实也不是非买不可。但拆迁款下来后,村里许多人开始买新车,要不面子上过不去。”

原住金泘沱村的小孙与贺强家情况差不多。他说,拆迁后很多村民手里的钱突然多了,“就像天天买彩票,想中五百万,但有一天真中了,还真不知道这钱咋花了!衣、食、住满足了,许多人开始琢磨买轿车。还会私下比,‘谁家买的啥新车,啥牌子,多钱……\’,现在大多数都是十多万到二三十万的车,有时觉得几万元的车不好意思往出开!”

西安北沙坡城中村改造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的何主任也觉得,改造后村民购车数量大幅度增加。他说,改造后村民手里突然多了一大笔钱,就会生出攀比风。他记得改造前北沙坡村村民有车的家庭不过四五户,现在五十多户都买车了。

心境

“村民”这个词还印在很多人内心

“刚开始不适应住高层。”9月8日上午,北沙社区,在院子里溜达的70多岁的刘师傅说,住进来后出门的次数就少了很多。有时在院子里遇到熟人,感到特别亲切,家长里短的事情总要说上老半天。他说,以前村子里谁家过红白喜事,总是要热闹好几天,但住进高层后,这些东西似乎也都消失了。“现在都是在大饭店里弄了。生活是越来越像市民,但心里还没有彻底改变。”

78岁的孙阿姨住在城南一城中村安置社区小区的12层,她听力有些衰退,腿也不太好,喜欢趴在窗前向楼下张望,“看看有没有老邻居……”

9月12日上午,记者在西安城南一城中村安置社区门口看到,一张白事通知单上,写着“请广大村民”参加,“村民”这个词还深深印在很多人的内心。 

新闻推荐

18岁生日当晚他煤气中毒亡防煤气中毒,记得打开一扇窗

“孩子很懂事……刚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说起刚离世的儿子,长安区郭杜街办大居安村村民方均侠声音哽咽。因取暖不当,他唯一的儿子小方18岁生日当晚因煤气中毒身亡。昨日记者赶到大居安村时,方...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安已有127个城中村“消失”村民变成居民,生活很潮很寂寞财产猛增20倍,反而不会挣钱了……本报今推出调查“告别城中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