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有人说他在贩卖棍棒教育,他就是最近爆红网络的“中国狼爸”萧百佑。
昨日,“中国狼爸”萧百佑来到西安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是真的在用棍棒教育孩子?他为什么要给孩子制定严苛的家规?他为什么认为孩子犯错就应该打?他的孩子是如何看待父亲的严苛教育?本报记者一一为你揭秘。
>>打的实质是为了惩戒
华商报:现在,打孩子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一种已经被摈弃的教育方式,但是你的教育方式似乎很推崇“打孩子”,让很多人感觉你在用暴力教育孩子,对你的教育方式怀有很多的质疑。
萧百佑:打孩子只是我的家教文化的万分之一,但是这也是我的家教教育很出彩的一点,我所说的打,被很多人误解了,很多人以为我就是粗暴地体罚孩子,其实并非如此。对于孩子来说,在3岁到12岁之间可以打,但是我所说的打不是不讲道理的暴打和虐待,而是给孩子一种惩罚教育。为什么说是惩罚教育呢,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在我们的家教文化中首先是需要给孩子们立一个规矩的,而且我给孩子们立的规矩我都会给他们讲得清清楚楚,并且告诉他们,如果违反了这些规矩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而对于这样的后果他们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而且每次孩子们如果犯错,我也不会不分青红皂白上手就打,我会让孩子们自己分析自己的错误,心服口服地接受惩罚,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所以我说的打孩子,重点不在于打,而是在于让孩子从小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华商报:你会用什么工具打孩子?很多人觉得你对孩子的惩罚会影响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萧百佑:我的工具就是一根鸡毛掸子,这就是执行我们的家规家法的工具。我打孩子不是说孩子犯错了就胡乱把孩子揍一顿,首先我绝对不会用身体直接接触孩子,比如大巴掌甩上去,和孩子的身体接触只能是爱的拥抱,是亲密的。其次绝对不用侮辱性的工具,比如鞋底子等东西。我的鸡毛掸子,不仅仅是惩罚的工具,它是有象征意义的,它是家庭教育权威的一个象征,是规矩和家法的象征,是让孩子们有敬畏在的东西。
>>孩子的进步,需要三种力量
华商报:很多人觉得打孩子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抗和反感,你觉得打孩子真的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吗?
萧百佑:一个孩子的进步,需要三种力量,一种是孩子自己内心的力量,还有两种推动力:说教推理,沟通是软手段;惩戒和警告是硬作用,这两种是家长要起到的,我认为打孩子,就是为了给他们好的家教。而且我严格地要求我的孩子,我对于自己也是非常严格的,我会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在孩子面前我会以身作则,零错误地为孩子做榜样,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至于能不能给孩子好吃好喝,尽力而为就可以。
华商报:其实教育孩子还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你为什么会选打孩子这种方式呢?
萧百佑: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论是我这种严厉教育,还是关爱教育或者是欢愉教育,都只是方式不同,但是不论哪种方式,只要孩子犯了错就应该受到惩罚,应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孩子小时候犯错父母不加管教可以原谅。但是任其发展,长大成人后犯错,社会和法律会不会原谅呢?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孩子也一样。所以说打孩子不是一种单独的教育方法,而是在任何一种教育方法中都应该有。
>>成功和快乐从不冲突
华商报:有很多人质疑你这样只是一味希望孩子成功,剥夺了孩子的快乐,你怎么看?
萧百佑:我一直认为,一个人不管是在童年、少年、青年还是老年,成功和快乐都不矛盾,不冲突。现在很多家长喜欢说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就不会给孩子提成功的要求,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家长首先要明白儿童的快乐是什么,任何一个孩子,无论出身如何高贵、如何富有,也不可能永远快乐,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永远快乐,我们常说的要给予孩子童年的快乐,孩子的童年就是指孩子0~12岁的这个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家长老师的表扬就会让他们很快乐,没有拿到心仪的东西就会很不快乐,所以这个时候家长的管理模式严格不严格和孩子快乐不快乐并没有关系。
华商报:你都给孩子定了哪些规矩?你真的会下狠手打孩子吗?
萧百佑:我给孩子定的规矩很多,比如应该怎么样喝水,怎么样吃饭,怎么样坐,怎么样站立都有要求。而违反了这些家规就要受到惩罚,比如说我们的家规规定3岁可以吃饭时,要一气呵成顺利吃完饭,吃饭不能把饭粒掉在桌子上,早上起床要说:“早上好!”晚上睡前要说晚安,一样做不好就要打。6岁读书后,作业没有完成要打,假期布置背诵的经典文章没有完成要打,破坏家里的东西要打,不尊重老师、和同学打架都要打。我一般就打手掌和小腿,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下不了手,这个时候就要脱身出来,就把自己当做教官来看。我打的时候绝对不会敷衍了事,我会真的往疼了打,而且打的时候不准哭,哭了就一直打到不哭为止。我打疼就是要让他记住教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小惩大诫。
>>家长要做好的只是家庭教育
华商报:除了打之外,对于孩子们的学习,你会让他们学习很多额外的东西吗?比如奥数等等?
萧百佑:我的孩子在上中小学的时候,刚好是奥数、奥语最疯狂的时候,但是我的孩子一门也没有上,我的观点就是家长要做好的就是家庭教育,千万不要干涉老师的教学进度,把学习知识这块就放心地交给老师就可以了,如果老师在学校教了一加一就千万不要在放学后教给孩子一加二等于三。老师自有老师的进度,我们要信任老师,所以知识结构方面的内容作为家长就不要加了,但是陶冶情操的内容家长就不要放弃,我的孩子虽然没有学习奥数,但是琴棋书画却一样都没有丢。
华商报:你觉得孩子考进北大就算是成功了吗?你怎么看名校和一个人成功的关系?
萧百佑: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定要孩子上北大,我也从来不认为上了名校就是成功,但是对于一个家长来说,当然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又能考上名校。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上北大清华也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有人说北大毕业的也有卖猪肉的,其实大家误解了上名校的作用,上名校其实就是一个求学的过程,并不是给谁定性的过程,我只觉得北大清华是一个极好的平台,但是也没有谁规定清华北大毕业的人那就必须怎么样,以后还是要靠自己的。>>孝子是可以教育出来的
华商报:你的孩子现在已经成人,他们怎么看你的这种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现在看来有没有给他们造成心理问题?
萧百佑:孩子们还是很认同我的教育方法的,当然我们毕竟不是一代人,他们也有不认同的地方,我的儿子上了北大之后也和我讨论过,说学校其他同学也很优秀,但是他们的父母并不是那么严苛,我告诉他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方式。心理问题没有的,我再声明一下,我的打孩子不是虐待和暴打,是让孩子知道了自己犯错误后的惩罚,他们挨打都是心服口服的。
华商报: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费尽心思,但是生活中仍然会出现很多孩子成年后不孝顺父母的事件,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萧百佑:我的孩子们对我很好,我经常国内国外出差,孩子们都会提前查好那边的天气告诉我加减衣服,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有应酬要喝酒,他们也是常打电话让我少喝酒,孩子们为什么会对我这样呢,因为我也是这么对他们,如果近期社会上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或者流行的疾病,我都会第一时间发短信告诉我的孩子,我儿子寝室的同学会惊讶,说自己的父母好像从来没有这样过,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自己有没有犯错误。
现在社会上一些不孝顺的事件,我也经常在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从心灵上关注过他们,我们在以身作则的时候是不是孝顺我们的父母,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如何要求我们的孩子孝顺我们,所以孩子的孝顺与不孝顺有时候也许就是我们如何教育的结果。本报记者赵媛
新闻推荐
西宝高速小车收费涨至85元西宝高速改扩建,兴平至蔡家坡段双向8车道昨通车;未来一个半小时可跑完全程
兴平至蔡家坡段双向8车道昨通车昨日上午,国家高速连霍线西安至宝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兴平至蔡家坡段正式通车,为双向8车道。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发布通车令。改扩建后,西安至宝鸡跑完全...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