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西安市西影路乐游路口旧书摊吸引众多市民,旧书摊每年从正月初一摆到十五,已有二十年历史 本报记者王智摄
春节期间,大雁塔附近的旧书摊点吸引了不少游客,成为又一独特“景观”。但因涉嫌占道经营,这些旧书摊只能在正月初一至十五充当一下“春节临时工”。
摊主:只有春节期间能摆15天
昨日中午,在大雁塔北广场东北角乐游路口人行道上,十多个旧书摊一字摆开,几乎将整个人行道占满,各类封装陈旧、纸叶发黄的旧书堆放在地面塑料纸上,书堆间隙还有旧字画、古钱币、陶瓷、雕刻等。不少市民或蹲或站,围在书摊四周。
其中一名40多岁的书摊老板向记者介绍,他姓夏,10多年前就从安徽老家来西安做旧书生意。多年来,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大雁塔附近都会出现临时旧书市场,正月十五一过就撤掉了,因为毕竟属于占道经营。为了多卖几本书,春节期间他们这些摊主晚上也不收摊,铺上被褥露天与书同眠。记者注意到,他摊位的旧书及字画数量明显比其他人多。
怎么能收集如此多旧书?夏师傅说,平时从废品收购站,搬家公司等收来些,有时也走街串巷收购。起初他也不识货,偶尔收到值钱物件却以很低的价格卖了。近几年慢慢学了些品鉴知识,只是能收到的好东西已越来越少。
“虽然顾客不少,但我们也不能以此为生,”夏师傅说,除了春节15天在大雁塔摆摊,平时每周日就去八仙庵赶集,其他时间因没地方摆,都在干别的工作,卖旧书只能是兼职。记者了解到,其他几名摊主也均有别的职业。
顾客:有的图便宜有人为收藏
“二十年来,我在这买的书少说也有上千本,”73岁的老大爷刘恩厚家住大雁塔附近,他说大雁塔的旧书市场每年春节都有,印象中已有近20年了。每年他都会来逛好多次,每次都会买上几本。
刘恩厚说,来这买书一为图方便,出门就是,二是图便宜,大书店动辄几十元一本的书这里几块钱就能买到,第三,有些书籍因年代久远,出版社停出,只有旧书摊上才能买到。
花50元买下一本纸张残缺不全的书法拓本的顾客小许,则代表着另一个购书人群。小许说,他在书店工作,对书籍收藏略有研究,每年春节都会抽时间来这里逛几次。去年他曾在一旧书摊上用20元淘到一套6本的《续资治通鉴》,作者系清朝一史学家,如今这套书已市值2000元。
声音:希望能有个专门的市场
记者在网上看到,去年年初,网友“西安乱读”为喜欢阅读、购买旧书的人们梳理出了一份“西安旧书地图”,详细描绘了西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及城墙之内有古旧书售卖的店(摊)地址,甚至还陈列出每家店(摊)的书籍特点及公交线路,年关的大雁塔旧书摊便是其中之一。
“西安是一座历史名城,古书、旧书应该得到重视。”采访中,小许等多位“旧书发烧友”也反映了与夏师傅相同的问题,希望西安能像北京、成都等地一样,能有个地址固定、并有一定规模、统一的旧书市场,方便大家购买、交流。
本报记者侯希
新闻推荐
2月1日,西安市政府下发《关于在城市的重要区域严格控制燃放孔明灯和烟花爆竹》的紧急通知,对重要区域燃放烟花爆竹实施严格管理。通知要求,在各文物古建筑、易燃易爆单位、大型商场、市场、宾馆...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