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揭秘终南山隐居生活吃不加调料的神仙菜品茗抚琴练拳修身心

来源:华商报 2012-02-26 13:3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近日刊发的《终南隐士寻访者》一文,引发了读者关于终南山和终南山隐士的兴趣与大讨论。今天,本报以记者所见所闻的视角为您揭秘隐士们日常生活的冰山一角。同时,我们倡议:对于隐士文化,可以多一些探讨;对于隐士,少一些打扰!

生活在西安城区的人,天气晴朗时偶尔抬头可见不远处的终南山,更多时候,这座山隐藏在雾霭烟尘中,它近在咫尺,又神秘莫测,山中另外一个世界不容外人打扰,修行人在山中过着无关尘嚣的生活。

本报记者自2008年起多次进山,拍摄、采访山中隐士的修行生活,如果拨开雾霭,山中修行者的饮食起居是怎样的呢?

神仙粥:

调理气血,平衡膳食营养

今年2月中旬,走了几个小时山路的张先生和妻子抵达终南山大峪终南草堂,这里居住着隐士黄道长,他们给很久不下山的黄道长送来了一壶花生油和一些生活用品,黄道长得知他们要进山,一大早便熬好了一锅“神仙粥”,冬天天气寒冷,一碗热乎乎的粥下肚能缓解赶路的劳累和山中寒气。

黄道长的厨房只有四五平米,木架结构,厨房内一大一小两口铁锅并排搭在灶台上,小锅里正是黄道长熬好的神仙粥。不同于平常人们喝的粥,神仙粥颜色看起来有点发灰,黄道长说,这是他用师父留给他的配方熬的,里面有二十多种材料,经常喝神仙粥能调理气血,平衡膳食营养。

经过黄道长一介绍,几位客人都对这锅神仙粥产生了兴趣,每人盛了一碗,神仙粥喝起来有些中药味,黄道长说,这是因为粥里有当归、茯苓等中药材。

黄道长说:“这粥是我师父传给我的,粥的配方很复杂,但很管用,对很多病都有缓慢调理作用。”来客中几位女士都对神仙粥的配方很好奇,追问黄道长神仙粥的配方,黄道长“不得不”交出了神仙粥的配方:一半原料是小米,另外一半成分由核桃、黑米、黑芝麻、当归、茯苓、枸杞、大米等十多种材料组成,这几十种材料的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增减。

除了“神仙粥”,有些隐士还发明了“神仙菜”,这些以“神仙”命名的饭菜,也是终南山隐居者们的“特产”。

神仙菜:

还原食物本来的滋味

在终南山,记者还碰到一位北京来此隐居的冯女士,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冯姐,她在看守西翠花一座庙。

“谭道长云游去了,我在这看门!”快人快语的冯姐早年在北京开了一家照相馆,每天有几千元的收入,突然有天“顿悟”,就来到了终南山西翠花,一住就是8个月。冯姐介绍说,她自己四十岁前挣了不少钱,现在可以过一些不用钱的生活。

“老公照顾生意,也在上学,衣食无忧,我没有啥牵挂的!”说着她还拿出了自己几年前拍摄的写真集给大家看。她说自己好吃、会吃也爱吃。她端出了自己做的甜饼,让大家品尝,还拿出去送给附近的修行者。但问起她的姓名,她说就免了吧,叫冯姐就行。

“我现在爱说话,过一阵‘止语\’,我就不说话了。”(“止语”是道家一种修行方式)正在煮饭的她笑着说:“神仙菜!你们尝尝咋样?”

她把一锅煮好的菜端上来,里面有萝卜、白菜、木耳、香菇、红枣,“没有调料,你们尝尝!”大家都以为没有调料的菜难以下咽,没想到,苦涩之后,神仙菜细细咀嚼竟有一番别的滋味。

冯姐说:“在城市里你们天天吃调料,调料的味道已经淹没了菜品本身的味道。”

在终南山隐居的刘女士是宝鸡人,已经65岁了。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拣选松针,问及原因,她说是给师傅王道长闭关时准备吃的。原来,松针也是山中隐士主要的食物之一,还可以泡茶饮用。

日常功课:

抚琴练拳品茗修心

在山中,不同的修行者,生活方式完全不同。带着寻访隐士的目的,记者在终南山的翠华山、南五台以及附近的抱龙峪、沣峪、资峪等山谷中寻访,遇到不少修行者。

2009年10月4日傍晚,夕阳西下,记者在翠华山天池旁听到一曲古琴曲《忆故人》,空灵琴声的弹奏者是一位浓髯中年男士,他一人独坐于三层楼高的巨石之上,双手抚琴,神情悠然。

从附近居住者口中得知,此人叫樊洲,在山间隐居了近20年,清晨习拳练武,下午抚琴独坐。

抚琴结束后,樊洲先生走下巨石,他介绍说自己1992年开始隐居翠华山,晨练太极,醉心于琴拳书画。他的居室位于海拔1800米的一堆乱石之上,旁边一簇松树,一排石阶通向他的居室,有一座无水的石桥,通向一幢拙朴的汉式建筑,巨大的黑色木门中央,雕刻着四个大红篆字——众里寻他,黑红对比分明。走进屋内,一副对联:观日赏月看山戏水踏雪赏梅听蝉,读书作画吟诗舞文练拳操琴品茗。樊洲先生把古代文人追求的理想生活已经变成了实现。

对隐居翠华山的初衷,樊洲说,起因是1992年政府安排干部下乡锻炼,他就选择了翠华山,当时翠华山上条件较差,是村干部带着一位村民下山帮着他把行李背上了山。

当年,他住在山上四面透风的茅棚里,虽然之前游遍祖国名山大川,他却被翠华山巧夺天工的景色和磅礴的气势所吸引,于是就在此扎根,每天观日赏月看山戏水踏雪,吟诗作画操琴练拳,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记者在南五台的山腰碰到悟明师父,他身宽体胖,生性开朗,脸上总挂着乐呵呵的笑容,他介绍说终南山七十二峪,峪峪有隐士,这些修行者一般不与外人接触,能不能遇到要看机缘。

在南五台的黑虎殿,从山西五台山来此修行的释玄明师父,身高1米85,他对南五台赞不绝口,说这里是理想的修行之地,游客少,清净而且富有灵气。

西五台的吉祥师傅在自己的西五台开设了“内观课”,只要有心修行都可前来上课,10天为一期。来此学习要关掉手机,10天里避免与外界的接触,这一规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内观课除了学习佛教的理论外,还有一些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修炼,上课者遵循佛家“淡吃,淡安,淡睡”的戒条,庙里给前来修行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用品和清素淡雅的一日两餐。北京、上海、成都等不少外地修行者慕名而至。

隐者心愿:

隐居于悬崖峭壁之上

去年深秋季节,山下虽然秋凉,山上已是白雪皑皑,记者在太乙镇的翠华小饭馆就餐时,碰见了三位下山的驴友,他们背着背包,拄着拐杖,满脚泥水,闲聊之时得知,其中一位周师傅已年近50岁了,几乎走遍了终南山七十二峪,但此时翠花山上已经挂上了木牌:“雪天路滑禁止通行”。

跟随几位驴友,记者爬过“禁止通行”横幅后,积雪已经掩盖了上山的台阶,艰难爬至山顶,一座没有名字的小庙立在眼前,庙门紧锁,门边的对联被风吹得只剩半截,隐约可见几个字:“仰步三天××××,俯临千峰雄观××”。

本以为庙里没有人,没想到出来一位年近60岁的老者,名叫樊森里,他告诉众人:“妙莲师父回河北去了,师父比较信任我。我在这给她看茅棚!”樊森里是陕西省柞水人,家离这道山有70里路程。

“师傅想在这修一座庙,四处化缘,图纸都设计好了。”说着他取出了彩绘的图纸,纸上是气派的大殿和下院,但这座庙的预算为一个亿。“我没有文化,不识字,只会念个阿弥陀佛。但妙莲师傅的修行很好的。每天定时打坐,自己省下来的吃的送给路人。”

本报记者陈团结狄蕊红 

新闻推荐

西安木地板市场调查一份质检报告管所有木地板产品

新闻回放2月中旬,有人在网上爆料称“安信”地板有问题,该品牌将大量“毒地板”卖入万科楼盘,还说安信地板从2008年开始,就给万科提供全装修房的地板。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地万科地产中涉及安信地板...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揭秘终南山隐居生活吃不加调料的神仙菜品茗抚琴练拳修身心)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