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网上公布文物造假地图从业者过十万,年收入超百亿,“做旧”已成产业链

来源:华商报 2012-03-19 13:32   https://www.yybnet.net/

3月16日,欧洲艺术基金会最新报告称,2011年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上升到30%,首次超越多年居首的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艺术品与古董市场。在“全民收藏”的狂热下,赝品也源源不断涌入。有专家认为,中国目前集文物仿制、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做旧”产业链拥有超过10万从业者,每年收入超百亿。假文物制造在全国“遍地开花”。某专业艺术品网站对此做了深入调查,公布了中国文物造假地图。

陶瓷

分布范围:全国

重灾区:江西景德镇、河南(洛阳孟津南石山村、禹县神垕(hòu)镇、宝丰县)

景德镇专门制作元明清官窑高仿品,全市制陶瓷企业不下4000家,从业人员10万多,北京各大古玩市场的做旧瓷器大都出自这里。

河南最著名的三个造假地是禹州神垕镇、洛阳孟津南石山村及宝丰县。神垕镇是中国钧瓷文化发源地,南石山村是现代高仿唐三彩所在地,宝丰县则是中国汝窑造假的聚集地。在上述三个地区,当地的农民个个都是造假的高手,但是相对专注于高仿工艺品的民间艺人而言,农民的造假仅仅是忽悠普通的收藏者,高仿的工艺品则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最为荒唐的是,某专家在北京一古玩市场地摊上看到一尊“北魏时期陶俑”。时值洛阳一北魏时期墓穴被盗,该专家遂上报国家博物馆,拨专款、专项抢救性收购。但随之市场上这种“北魏陶俑”越来越多,警方介入后查出,这批陶俑正是孟津南石山村农民高水旺仿制的。

玉器

分布范围:河南、辽宁、甘肃、浙江、安徽

重灾区:河南(南阳镇平县石佛寺镇)、安徽(蚌埠)

“天下玉雕数镇平”,镇平早在两汉时就开始制作玉雕,目前仅石佛寺镇就有13个玉雕专业村、6大玉雕专业市场,从业人员5万余人。2010年,该镇玉雕产业产值达10.2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480元,75%来自玉雕。南阳也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玉器交易聚集地。

安徽蚌埠是另一个让玉器收藏者谈虎色变的地方,在百来平方公里的蚌埠市区,分布有3000多家玉器加工作坊,组成了若干驰名中外的“玉器村”、“玉器街”。有近10万人以古玉为业,约占市区总人口数的1/8,每年销售额近50亿元,约占地区GDP总数的1/6。

书画

分布范围:北京、南京、天津、西安、江苏

重灾区:天津(鼓楼地区)、北京(潘家园、琉璃厂)、南京(夫子庙和清凉山古玩市场)

动辄拍出上亿高价的书画一直是造假热门。北京琉璃厂数量最多的仿制书画都是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师的,还配上权威机构的鉴定证书,甚至有大师和原作的合影照片,当然,加上证书和合影照片是另计费的。

行内将仿制水平较低的假画称之为行货,成本几十元到两三百元不等。其中以天津行货规模最大,从业人数最多,主要集中在天津鼓楼地区。

其次是南京假画,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和清凉山古玩市场等地,所仿以金陵画派钱松喦(yán)、傅抱石等和当代江浙、上海地区程十发、范扬等为主。

安徽仿品主要集中在古徽州黄山地区,以清代民国海派和新安画派老画为主,特色是仿旧水平高。陕西行货主要做石鲁、赵望云、刘文西等画家作品。各地行货各具特色互为补充,最终都流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拍卖和艺术品市场。

青铜器

分布范围:河南、湖北、山西

重灾区:河南洛阳伊川县烟涧村

河南伊川县烟涧村是中国著名的“青铜器之村”,这个本是中原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因出产高仿青铜器而闻名中国甚至世界。这个村子的专业加工户达300多家,从业人员1880余人,年产值9000余万元。

其实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存在数量众多的“青铜村”、“制假村”,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制作,每天成千上万的仿古青铜器从这里流向全国。

“河南造”是一个让收藏界和鉴定界都头疼的词,不少专家都曾经栽在“河南造”上。走进北京大大小小的古玩市场,每个青铜器销售点上都有产自河南的青铜器。

手法高超

为做旧 一件瓷器泡12年

造假首先要把东西按原样造出来。以瓷器为例,有人将真品官窑的款制拍下来输入电脑,通过专业软件精细分析,笔画的粗细、笔墨的深浅、行笔的力道,都与真款丝毫不差。

造假第二道关键程序就是做旧,手法可谓千奇百怪。一件瓷器可以在兑有特殊药水的池子里泡12年,仅制作成本就数十万,做成后只要闯进香港、海外的顶级拍卖会,身价就能暴涨数十、上百倍。烧制好的陶器必须在古墓土中埋至少一个月,去除表面的色泽和亮光,并使古墓中的葬气、雨腥气甚至人体残留物等渗进陶器内部。青铜器用酸梅汁泡、用酸碱液煮黑,再粘上古代青铜器的铜锈;红木家具则被扔进粪池,过几年捞出来就可冒充明清家具……

赝品猖獗

市面上古董九成是假货

假文物的流向既有古董商、古玩市场,也有正规的拍卖行竞拍。山东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苏义才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古董,百分之九十是赝品。

曾被认为可靠的拍卖会,假文物也日益泛滥。2011年春拍会,画家沈女士花近24万元,从南京某老字号拍卖公司拍回一件清代翡翠手镯,经检验却是十足的假货。“有时候他们看到老主顾,都会提醒,这场就别来了。”业内人士透露,一般的小型拍卖会,一半以上文物都是赝品,即便是大型拍卖会,也难以保证文物真假。而只要拍卖行声明不能保证拍品真伪,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收藏者如果拍到赝品,也很难维权。

本版稿件综合《金陵晚报》、《东莞时报》、新华社等

鉴定之惑

有专家为造假推波助澜

文物要进拍卖行才有身价,而要进拍卖行,必须经过鉴定专家。随着收藏热不断升温,各种名头的鉴定专家堂而皇之地捞好处,甚至有人跟造假者勾结,为造假推波助澜,著名的“金缕玉衣”估价24亿便是一例。

在古玩界,大型博物馆、研究所的研究员头衔很值钱,鉴定出场费最低的1万,最高的15万一场。“如果成了权威,就等于拿到了长期餐票。”故宫研究员杨静荣说,一些人从没做过科研,就是一行政领导,还到处走穴给人做鉴定。

普通百姓如何鉴别真正的专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表示,真正的专家从来只鉴定真假和年代,不对文物估价。“凡是鉴定古玩要收费,并开具证书的,一般都靠不住。”

造假大案

2.2亿“汉代玉凳”成本50万

2011年初,一套“汉代玉凳”拍出2.2亿天价。随即有专家指其“假得离谱”,因为汉代根本没有凳子。调查发现,“汉代玉凳”确为玉雕艺人根据明代老件仿造,成本50多万元。

自制“金缕玉衣”估价24亿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专家,只绕着玻璃罩看了一圈,便为商人谢根荣用廉价玉片穿起来自制的“金缕玉衣”估价24亿元。谢根荣后用这一纸估价说明,骗银行放出7亿贷款。

1.4亿宋徽宗书法被指造假

一件“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今年1月拍出1.4亿元。然而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随后表示,目前存世的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只有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馆,在深圳拍出的当是赝品或临摹品。 

新闻推荐

社区记者送绿色趣味 PK 等你赢树苗

“华商记者心连社区种下一片春天”大型活动推出后,得到了广大社区和居民的积极响应和配合。目前,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今天是报名最后一天,还没报名的社区可要抓紧哦!因为,只有参加趣味PK后,社区或居民才...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网上公布文物造假地图从业者过十万,年收入超百亿,“做旧”已成产业链)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