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满淑涵
地铁, 是展现一座城市现代文明的窗口。9月15日10时,西安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试运营。然而,此前开展的为期2天的试乘体验活动中,记者却看到不注意车厢卫生、脚搭在座位上、孩子乱踩座位等不文明行为。记者在此提醒市民,城市“硬件"上去了,个人素质、精神文明这些“软件"也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师节当天, 记者在试乘地铁1号线时看见,不注意公共卫生、孩子在座位上乱踩乱跳等行为偶有发生。 当记者问同车试乘的一位姓蒋阿姨时,她的观点很有代表性:“车里是有人抱娃在座位跳上跳下。 不过娃小嘛,大家见怪不怪了。"
地铁一号线通化门站的值班站长康娜告诉记者,试乘两日里以中老年人居多,有些老人还带着小孩。“可能很多乘客不了解,车厢虽没有乘务员但设有监控。司机室人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看到乘客的一举一动。如果乘客有不文明的行为,司机室工作人员会用语音提醒乘客注意。
她还介绍, 站上和车厢内都张贴有提示语牌,循环播放动画视频,这些都是为了规范乘客文明乘车。"
小胡是来自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从试乘当天就在北大街站的地铁屏蔽门前指导乘客有序乘车。“虽然站里有视频讲解,屏蔽门前也有地面指示,但是总会有候车的乘客堵到下客区。我上去劝导后乘客会按规范站好,但一转身走远,他们又都涌到了中间。"
城市呼唤文明市民
近期, 在上海地铁小孩车厢小便引发大人大打出手新闻被媒体曝光。 乘地铁不文明行为在我国一些城市时有发生,虽引发网友热议但不文明行为仍不能得到有效禁止。
一些城市曾尝试通过立法加以规范。乘坐地铁行为举止呼唤文明。就此,记者采访了两位省政协常委。
“要规范或约束乘客,营造温馨舒适的乘车环境,关键还是要加大宣传。"省政协常委、省民盟专职副主委车建营认为,地铁对于许多西安市民来说还是新生事物,运行初期出现这些问题并不奇怪。要相信群众,通过循循善诱的方法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解。另外,大众传媒要理性针对存在问题跟进报道, 一方面负起解惑的责任,让群众明白为什么要禁止这些行为,一方面还要发挥监督的作用,毕竟大家都喜欢干净整洁、 文明和谐的出行环境。
省政协常委、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何明一说, 地铁反映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形象。要规范和约束乘客,共同营造舒适温馨的乘车环境,首先应加强文明乘车的宣传,建立良好风尚最重要;其次,对不文明者要批评教育帮助, 必要时可由监督人员令其改正或适当罚款, 还可考虑辅助执勤,以“罚"代教。
新闻推荐
——记省政协委员、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赵大山赵大山简历赵大山,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文联委员、陕西省文...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