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谁夺走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来源:各界导报 2014-02-22 21:29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李彦伶文/图

“学习都忙不完哪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2月18日下午6点, 匆忙赶着回家的西安市某重点中学学生小徐面对记者提问无奈地表示。

“体重大、视力差、体质弱。 "这是越来越多的人对青少年身体状况的一致看法。对此,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张超英认为,究其原因,与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少,课业负担重,睡眠时间不足密不可分。

2011年国家教育部曾发出通知:“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各地中小学把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日常重要内容,将体育成绩加到中考总成绩中,旨在通过过程性评价和考试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 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除了学校自身的困难, 来自家长的阻力也不容小觑,每天锻炼一小时很难实现。

学生:一周很难保证打一次篮球

“我很喜欢打篮球,但作业太多,下午放学就得赶回家否则作业都写不完。 "小徐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很喜欢户外运动, 上小学时偶尔还会抽出时间打打球,但自从上中学后一周都很难保证打一次球。

“学校每周安排三次体育课,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锻炼机会。"小徐的同班同学小戴遗憾地表示,因为学习负担重,挤占了玩耍的时间,看着有的同学打篮球很是羡慕。

据小戴介绍, 他每天晚上从8点开始,写完作业至少得到10点以后了。 因为自己成绩较优异被选拔到了双语班,除了正常的功课外每晚还得复习“二外",压力很大,根本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就算学校开设体育课,大多内容单调, 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小戴表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 大多数中小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但学校未提供相关锻炼安排、设施配备及教师指导。 而中学生普遍学习负担重,几乎没有时间进行锻炼。

小徐告诉记者, 寒暑假空闲时间想回到学校进行体育锻炼, 但学校大门紧锁,禁止学生假期入校。而到专业的运动场地进行锻炼,高昂的费用自己承担不起。

“都是按小时收费的,比如打羽毛球每一小时至少二三十元。"小徐说, 因找不到合适的场地最终和同学各回各家。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 西安市区鲜有适合青少年锻炼的场所, 即便有也因为收费高等原因令学生们望而却步。多位陕西省政协委员曾提案呼吁开放校园场地设施服务广大青少年学生, 但由于安全和经费等问题的困扰, 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程度效果甚微。

家长:想给孩子减压担心影响成绩

“看着孩子整天趴在桌前很辛苦,空余时间也希望孩子多活动活动,但竞争太激烈,别的孩子都在学习,自家孩子若是玩的话,影响成绩可不是小事。"初二学生家长李女士表示,对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家长都能理解, 但因为玩耍影响到孩子的成绩实在不合算。

2月16日早晨,在西安市端履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中学生家长樊女士急匆匆地带着略显疲惫的10岁儿子挤上早已拥挤不堪的电梯,准备带孩子上当天早晨的英语培训课。

据樊女士介绍, 孩子原本没有报英语培训班, 但一问同班学生家长,大部分孩子都报了各类培训班,这下她可坐不住了, 第二天就给孩子报了培训班。

“现在整天玩,长大了连工作也不好找。"樊女士表示。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和课外辅导市场火爆的背后,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时间严重“缩水"。即使有时间,还要面对活动场地难觅的困扰。

据中国儿童中心发布城市儿童户外活动蓝皮书称,离开学校后,儿童体育活动时间并不多。在接受调查的5个城市近5000多名学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还有1/4的学生因为父母不支持等原因,很少进行户外活动。

学校:以高考成绩“论英雄"

“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还停留在政策层面上,落实难。"2月19日,接受记者采访的西安市一重点学校主管德育教育的副校长感慨万分。

该副校长表示,学校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确有难度,但他们十分期待家庭尽其责任。 放学后和节假日很多学生的体育锻炼处于空白状态。

“学校有教学任务,况且作为重点学校升学率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 "他表示,目前的教学方式总体上还是围绕升学考试灌输知识,学校开设的课程,最被看重的依然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应试科目,体育等课程仍然不受重视。

这位副校长坦言, 以他们学校为例, 学生每天八九个小时一直处于学习状态, 课间虽然有文体活动,但由于时间较短,活动量很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 尽管每周每班安排三节体育课, 但无论是体育课的质量, 还是体育活动的强度都远远达不到要求,学习紧张时挤占体育课是家常便饭。

国家教育督导团曾对北京、吉林、江苏、河南等10省(区、市)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发现, 仍存在部分学校体育课时开设不足,许多学校没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或者课间活动时间普遍不足, 活动内容较为简单等问题。

“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势必要削减其他课时, 这是大多数教师不愿看到的事情。 "这位副校长摇头表示,在家长眼里,孩子学习成绩才是第一位的,他们会向学校要成绩。

专家:建立校园体育文化

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等联合颁布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过去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但中小学生营养过剩的情况普遍,超重和肥胖比例城乡都持续增加; 在所有年龄层,近视的比例都在上升,而且有向低龄层次扩展的危险。张超英表示,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 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主要原因。

2012年《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因城市化的发展,我国60%以上学生所处的环境没有能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在一篇题为《西安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现状调查》的报告中提到,西安市多所直属中小学,体育场地达标的少之又少,一些学校的场地还被“蚕食",直接影响到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生体质的增强。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田振军认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而健康成长是重中之重。教育部提出给孩子减负,恰恰运动锻炼不能减负。他建议,首先应提高社会、 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锻炼重要性的认识,让孩子在锻炼中成长;其次,在中小学建立校园文化,其中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放到首要位置;其次,大力提高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和校园体育硬件设施, 孩子寒暑假期间,一些社会企业团体的场所应该低价或者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让孩子在愉快、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把玩耍的时间还给孩子。

编后语

“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本应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为何这么难?

孩子天性爱玩,出门跑跑跳跳,加上体育课程,达到这个锻炼目标可谓轻而易举。然而,实际调查却并非如此: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中只有18%能做到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

学校和家长似乎都有自己的苦衷。 或是升学压力大,体育课被边缘化;或是课业负担重,无暇兼顾日常锻炼;或是学校场地小,运动锻炼难于开展……太多的理由或借口,让许多孩子变得弱不禁风,不得不输在了身体素质的起跑线上。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难,原因究竟是什么? 这是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新闻推荐

西安已建三环路林带255.53万平米

本报讯(记者李荣)近日,记者从西安市市容园林局获悉,截至春节,西安市共完成三环路两侧林带建设255.53万平方米,总投资达7.6亿元(不含租地、征地和拆迁费用)。今年,西安市市容园林局将督促相关...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高效务实凸显新风2014-02-22 15:43
猜你喜欢:
评论:(谁夺走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