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杜静波 通讯员 刘卫国 陈思原
车站码头人流量大, 是出故事的地方,也是贼娃子最活跃、最易得手的地方。
对于西安铁路公安局西安公安处刑警支队反扒民警沙西京来说,近5年时间,从不懂得反扒到破案65起,抓获扒窃犯罪嫌疑人72名,抓获网上逃犯35名,为旅客挽回经济损失15万余元,收到锦旗、感谢信18件。这期间,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抓到第一个贼
2009年6月,沙西京从凤州车站派出所调到西安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成为一名反扒民警, 主要从事在西安火车站和管辖列车上的反扒工作。
“刚开始反扒的时候没经验,越急越抓不着贼,于是后来就静下心,慢慢观察,终于有了战果。"
谈到抓到的第一个贼, 沙西京记忆犹新。 那是沙西京当反扒民警接近一个月,那天他在师傅的指导下在西安火车站第二候车室巡查,一个身穿深蓝色夹克的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该男子虽然看起来与普通旅客没有什么差别, 但是眼神总是飘忽不定,总是在偷偷打量其他客人的行李和口袋。 看到这个可疑的人,沙西京用眼神征求师傅意见,师傅用眼神回复他:“没错, 那个就是贼,盯住了!"
因为第一次发现贼, 他心里略微有些紧张。师傅又用眼神告诉他:“跟上去。"
他和另一名侦查员就紧紧盯着该男子的一举一动。 只见这名男子从候车室尾随一名旅客窜到站台,在西安至烟台的1132次列车的3号硬座车厢门口,趁人多拥挤之际盗窃这名旅客的黑色钱包, 准备逃离现场时,被沙西京和同事抓了现行。这是沙西京第一次在实战中抓获窃贼。这次成功反扒,让他对自己的反扒能力有了自信。
他是一个“百变小生"
反扒民警就是一个化装师,就是一个“演员"。
沙西京每次工作的时候都会随身携带一个背包,里面放着帽子、眼镜、衣服等变装道具。 他就像一个“百变小生",利用自己长相年轻,身形较瘦的特点,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商人、学生,有时候还变成打工仔。 而他却说, 自毁形象不要紧,抓住扒手才是关键。
2012年11月20日,第十九届农高会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根据陕西省公安厅的统一调配,沙西京和同事万涛参加了农高会期间的安保反扒工作。参战民警长期在从事站车反扒工作, 环境与地方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 但是他们很快适应了新环境,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开幕式刚刚结束的时候,沙西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一名身高1.70米左右,体态偏瘦,身穿黑色夹克的中年男子尾随在一名约40岁女性身后准备实施盗窃。他使了一个眼色,万涛心领神会,在流动的人群中朝该男子迂回包抄。 就在该男子趁人多拥挤,女失主不备,打开单肩包,偷出钱包装入夹克内兜,正欲逃离时,沙西京和万涛一个箭步冲上去,一人扭住一只胳膊,将嫌疑人按倒在地。这次反扒工作沙西京装扮的是一个参观农高会的农民,在反扒的过程中被不少群众误解,但他笑着说:“只有抓住贼, 才是最重要的。"
一眼识破“文化人"伪装“
反扒,就是一场猫鼠博弈。"沙西京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的确,同事们都说,老沙就是标准的黑猫警长。犯罪嫌疑人不论怎么伪装,也逃不出沙西京那敏锐的双眼。
2013年7月,西安火车站候车室十分闷热, 沙西京守在第三候车室进行防范巡查。忽然,他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有盗窃前科的张彦武(化名),手中拿着一本书, 边走边看。“这家伙又来了,还拿了本书充当起文化人了。 "沙西京暗自说道。因为数次发现这个惯偷, 但是一直没有证据,导致这个惯偷一直没有被绳之以法。沙西京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人赃俱获。为此,他不动声色地“潜伏"在旅客中,远远望着,眼睛死死盯着张彦武的一举一动。张彦武在乘坐1148次列车的候车区域里停了下来,找了个座位坐下,不远处有一位穿短裤的男子。 该次列车开始检票进站后,旅客们蜂拥而起,收拾行礼准备进站。张彦武站了起来,走到那位穿短裤的男子背后,趁检票进站时不备, 从短裤的裤兜内盗窃一沓钱塞到自己裤腰处, 正欲转身逃离时被沙西京当场抓获。 当沙西京制服嫌疑人后,失主一摸兜才大吃一惊,裤兜内1800元现金不见了。
就在记者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欣喜地得知, 沙西京被提拔为西安铁路公安处韩城车站派出所副所长,由于近期暑运西安站客流大,反扒任务重,沙西京又临时抽调到西安车站开展反扒工作。
新闻推荐
□记者吴军礼实习记者杨琪许多希望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的大学生,在暑假里选择了校外兼职。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黑中介潜伏、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西安一些大学生刚一走出校园步...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