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军礼 实习记者 杨琪
许多希望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的大学生,在暑假里选择了校外兼职。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黑中介潜伏、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西安一些大学生刚一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就吃了苦头。
黑中介防不胜防
工作还没找到, 却要先交钱,钱交了对方却失联。对于许多初次兼职者来说, 往往会有这样的遭遇。西安某大学学生小姜就经历了这样的尴尬。
小姜向记者介绍:“7月17日,我在58同城兼职网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是恒大冰泉招促销人员,我第二天下午5:00就去面试了,可面试时发现公司名称是西安佳简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当时,一名叫付西的工作人员告诉小姜, 这里除了恒大促销,还有康师傅促销之类, 工资75元一天, 上班时间从早上9:00到下午6:00。之后,小姜被安排了所谓的面试,即填了一张个人信息表。 之后,公司让小姜交了260元的所谓创建档案费,并签了一份协议合同,填了工作证资料。手续办完后,工作人员给了小姜一个每天下午5:00到6:00更新日志的QQ号(18092266180)。并告知小姜第二天公司就发布岗位表,自己可以上网查看。回家后的小姜发现,他查询到的工作表中压根就没有恒大冰泉促销一职,而且其他的岗位工资也不是当时说的那样。
由于一直没有被安排工作,小姜联系了工作人员付西,但付西却以各种理由搪塞。之后,小姜发现,对方把自己拉黑了,再也联系不上了。
7月31日下午,记者来到这家公司发现,该公司房门紧闭,门口没有标识,只在旁边的消防栓上贴着一张白纸, 上面写着“面试"二字,并印着指向该房间的箭头。记者多次敲门都没人开门,打电话过去对方说人招满了。
兼职陷阱多
除了中介公司冒着公司直招名义发布虚假信息致人上当外,大学生小窦向记者介绍了他在暑假中所遭遇的两次“求职遭遇"。
第一次他去应聘一份跟单员的工作,结果对方收了他50元的手续费,然后让他到另一个地点去报到,报到时又被对方要求交80元的服装费,如此下来,工作依然没有着落。第二次小窦刚进入一个面试间,就被对方的阵势唬住了,他发现这与自己了解到的传销现场别无二致,于是他找个借口仓皇逃走了,之后却被电话骚扰了很长时间。
一项有200人参与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找兼职的方式中,依靠广告宣传者占16.1%,依靠中介机构者占65.4%。52.63%的受访者表示遭遇过兼职陷阱。33.2%的人认为兼职陷阱主要由中介或用人单位布设。遭遇过兼职陷阱的,其中68.4%的人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没有采取任何权益保障措施。
受害者应主动维权
陕西耿民律师事务所律师耿华向记者指出, 兼职大学生在找工作中, 如果“巧遇" 中介, 一定要看对方的营业资质。 由于中介公司是一种特殊机构,除了要具备营业执照外, 还应具有人社局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
记者咨询了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12333服务热线。服务人员告诉记者, 如果求职被中介欺骗,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到工商局投诉。
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小俊向记者分析指出,现在有很多在政府部门监管下的正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但得不到大学生的合理运用。大学生往往倾向于选择小广告、网络搜索、中介公司等求职场所不固定、求职信息不透明的分散求职方式来获取兼职岗位,这导致了相关部门在监管中的缺位。
尹小俊认为,学校除了应向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外,还应提供前期的岗位培训,给予学生一些相关的经验介绍,使得兼职大学生能够顺利地与社会接轨,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此外,兼职大学生应该与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形成一种良性沟通,兼职遭遇欺骗或者意外则要大胆、主动维权。
新闻推荐
记者郝彦丰城市里的流浪、乞讨人员,主要依靠救助站、城管、公安等部门进行救助管理。但是管理者普遍反映,与这个特殊人群“打交道"不是一般的难。那么,究竟难在哪?为何这样难?怎么解...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