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百余村民遭遇五个月吃水难》报道后续
村民说,枣树安村西南“泉眼"处被“工程桥墩"封堵。 姜艳 摄
本报讯(记者 姜艳)今年3月至今, 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枣树安村四组突遭断水,33户160余村民遭遇吃水难。7月初,《各界导报》、各界新闻网报道了此事后, 引起了渭南市各级政府部门和西安铁路局宁西增减二线建设指挥部、中铁二十一局宁西铁路增减二线(陕西段)工程第三项目部领导高度重视, 三方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将尽快解决吃水难问题。
7月15日,在当地村民引领下,记者再次来到枣树安村四组村西南宁西铁路增减二线(陕西段)工程施工现场。在西沟被村民称为水寒洞处,村民说,紧邻该处的就是被叫“泉眼"的地下水带。早年间,村民曾在此处挖直径一米土坑,泉水自然溢出,村民常年在此挑水,农闲时还有妇女来洗衣。
因为这里是水带, 村民在水寒洞北大约50米处打下水井,井深30米,井中常年有水。 枣树安属于关中山区地带,由于地理优势,村民们在水井连结一道水管,每逢雨季山上水注入水井,水井水就更充盈了。水井下装有水泵,井水作为天旱时备用。紧邻水井20米是村上修建的蓄水池,山上山下各一座,山上池子蓄积沉淀后注入山下蓄水池,供村民使用。该村村民杨印武专门负责蓄水池水阀及水井电闸开放。
铁路线为东西方向建设, 村民蓄水池与管道为南北方向。期间,村民自发勘察发现,因铁路施工而使流入蓄水池及连通水井的水管遭到破坏,水寒洞泉眼也被水泥灌注成为铁路桥墩。村民推断,地下井水水源断水疑为“工程桥墩"封堵所致。
据村民介绍,“今年3月初,刚建桥墩时,就发现村上水管流速减小,至此,3月至5月期间,村民曾因担忧水源,相继3次与施工方交涉,直到水源彻底断绝。"
就枣树安村四组村民吃水难问题,记者采访了桥南镇党委书记郭占武。 据郭书记介绍,渭南市临渭区政府在报道刊发后做出督办指示,桥南镇也迅速成立督办领导小组,落实枣树安村村民生活用水问题, 并当面向村民作出承诺,7月25日前落实该村群众吃水难问题。镇政府还积极协调,将自6月起每天为村民送2趟水改为每天送5趟水,以满足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所需。
新闻推荐
“暑期礼物"备齐“主角"频频缺位7月16日下午,一对母女因逛街时外面太热到西安美术馆内歇凉,顺便来参观。记者郝彦丰文/图当前正值暑期,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中小学校...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