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满淑涵
近两年来,因受宏观经济影响,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使神木因煤而兴的民间借贷市场逐渐冷却。然而,数百亿资产“沉睡"银行,货币流通性固化,又加剧了实体经济融资难。
去年7月,省政府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16条意见, 以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为主旨,支持神木县争取国家级金融改革试点。今年3月19日,神木县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行。这家在全省尚属首例的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将带来怎样新变化? 近日,记者随采访团赴神木一探究竟。
融资“航母"破冰起航
工业是神木经济的重要支撑,煤炭产业又是神木工业的龙头。丰富的矿产资源带来了县域经济的繁荣, 也滋生出数百家“地下钱庄"。在一个个暴富神话冲击下,民间借贷由此蔓延,区域性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叠加。
2012年下半年开始,因煤炭市场不景气,神木民间借贷陆续出现欠债难还,资本市场流动减缓,借贷资金结算停滞,长期潜藏的问题短时爆发,给神木经济蒙上冰霜。
最近的一组数据显示,神木县打击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共接到非法集资案件报案线索223件,被举报涉案嫌疑人433人,涉案金额76.34亿元,涉及报案群众7085人。
如何让民间资本在阳光下运行?神木县金融办等部门借鉴温州、东胜、长治等民间借贷模式,结合本地实情,由县政府出资打造金融信息平台,推动民间借贷市场规范化。
在这架融资“航母"平台上,搭载了县乡企局、司法局、人行、公证处、房管所、车管所、资产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借贷中介等服务机构,并由金融办派驻人员指导中心业务,对贷款资料进行定期复查和不定期抽查,确保每笔贷款依规合法。
神木县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分三大服务区域:民间借贷登记中心负责收集和发布借贷供求信息,建立项目信息库、资本信息库,为借贷当事人提供合同公证等一站式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为企业提供项目、营销、资金扶持、商标专利等信息收集发布、咨询代理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通过公共法律服务窗口,提供公证、法律援助和律师服务。
期待民资释放活力
走进宽敞明亮的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四块LED屏滚动显示资金供求信息和入驻单位名单,十四个服务窗口却鲜有人至,略显冷清。
“保守估计, 全县约有500亿元民间资金闲置在银行。"神木县金融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霍刚说,“民间金融投资经历了从狂热到保守的过程,很多人对市场持观望态度。"
对此,省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经融学院教授李香菊认为, 公众投资呈现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层级需求,保本是首位,其次是可观的收益,最重要的还要考虑兑现可能性。目前国家经济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投资人强化资金的安全性无可厚非,盲目投资“高烧" 过后回归理性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成立服务中心是神木金融改革的方向。"霍刚说,服务中心成立后已顺利成交300万借贷资金。激发民间资本活力,规范民间借贷市场,重塑民间信用体系需要一个过程。 刚刚起步的服务中心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入驻。
为使神木民间借贷早日走出“寒冬",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在今年4月召开的“诚信陕西"建设新闻发布会上, 省高院副院长曹建国表示,陕西省将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制裁力度, 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与各类征信平台的对接, 构建与各部门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的工作机制, 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不断提高被执行人的失信成本。
近日, 省委、 省政府又出台《关于在神木县府谷县开展省直管县试点的意见》,全面部署神府两县试点工作, 赋予它们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神木县金融办表示, 服务中心下一阶段将建“神木县融资担保联盟",通过政府、担保、银行三方合作, 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撬动银行资金注入政府导向的煤化、 特色农业等主导产业, 最大限度化解银行授信难,提高担保公司的话语权,同时有效化解担保风险,确保担保业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7月4日下午7时许,在西安市雁塔区融侨社区,小朋友们来到“跳骚市场",拿出各自闲置的书籍、文具、玩具、小物件、手工艺品等参加交易活动。一些家长表示,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