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稍门十字,一辆三轮车前轮陷入了排水井
□记者 原登荣
一座城市,55处道路、 立交桥和下穿隧道易积水;一场大雨,城市主干道瞬间变“海",交通拦腰瘫痪;一辆公交,深水遇险,全城人心急如焚。这一幕幕,让人想想都觉得脸红,虽然西安逢雨必涝的怪状已持续多年,但国际化大都市不应该经受不住一场雨的考验。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过:“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和良心"。而在西安,人们感叹着这座城市发展的壮丽,马路宽了、建筑高了、地铁通了、汽车多了,可在地下,象征城市文明发展的地下管网,却让市民一入夏季就得时刻警惕大雨“围城"。
8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袭击西安,整个城市几成泽国。除了追问不可抗拒的天气之外, 城市公共设施、 地下排水管网建设的孱弱也难辞其咎。
草场坡至南稍门段“看海
"一组数据显示,1995年—2006年4月至10月期间,西安市降雨总天数为714天, 其中大雨54天,暴雨6天,均明显超过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平均水平。
8月12日上午9时左右,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突袭西安。中午12时,西影路、自强西路、金花路、雁塔北路、天台七路等多处积水路段已水满为患。
12时30分, 长安北路草场坡至南稍门段已经“看海",交警正在把南去的车辆向友谊路分流。长安北路由南向北方向几无车辆通过,少数车辆由于水深而停在原地等待救援,只有个别底盘较高的公交车敢涉水而过。
一位正在施工的市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2点左右南稍门路段积水就多了起来,我刚刚撬开了这个路段的排水井盖, 积水就从这个井口涌入。"
谈话间, 一辆电动三轮车车头陷入了排水井内, 这位工作人员赶忙上前帮忙推车。 三轮车车主梁振民表示:“我想靠边拉人,一不小心车头就掉了进去,吓死人了。"
13时20分左右, 西影路和西延路南段出现严重积水。其中,西影路的积水已经达到了近30厘米,快要没过道沿, 来往的车辆小心翼翼地行走着。西延路南段积水更为严重,这里部分商户的店里已经进了水,个别单位也架起了隔水板阻挡雨水进入。 宝枫佳苑的居民也自发在小区门口围起了事先准备好的沙袋。该小区住户常菊燕告诉记者:“每年雨季小区都会进水,今年6月底我们就准备好了上百个沙袋。今天11点雨刚下大,我们几个住户和物业就用沙袋把小区门口给团团围住了,这才没有进水。"
12个路段严重积水
8月13日,记者从西安市市政公用局了解到,12日的降水, 共造成西安市长安北路、油库街、西影路等12个路段严重积水。其中,最大积水出现在西二环陇海下穿通道和汉城北路下穿通道, 积水超过1.5米,造成一辆公交车被困。
另据了解, 目前西安市城六区容易积水的路段有55处,包括长安路全段、自强路、西影路、文景路、振华路等车流量较大路段。
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西安容易积水的路段可分为三个区域,一是二环至三环的连接路,二是城中村改造地区,三是短时集中降雨而超出市政设施预期的路段。"
该工作人员称, 西安市城区现有排水管渠约2638公里,其中雨水管道1113公里, 污水管道1994公里。 近年来,西安市加大城市内涝治理力度,建成雨水排水系统11个,分别通过大环河、618渠、幸福渠、河、浐河、灞河注入渭河。其中河流收纳的城市雨水约占全市主城区的60%。截至目前,建成城市排水管道2000多公里,泵站30多座,布控积水点摄像头128个。
老管网负担不起现有排水量
近年来,西安每年都遭遇大暴雨“侵袭"。尽管城市热岛效应“放大"了气象灾害,暴雨会造成城市一定程度的内涝,但是频繁被淹也将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
8月1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院长黄延林表示,近几年城市内涝愈演愈烈,城市原有的排水设计没跟上城市的发展速度,现在城市化进程太快,但是老城区地下的老管网依然在使用,而老管网已经负担不起现在的排水量,这是西安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
黄延林说:“事实上, 国内很多城市每年都会有内涝发生。 因为包括西安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城市排水系统都是建国后修建, 有一部分则修建于解放前。"
西安市部分排雨管道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 使用时间超过30年的有220公里,雨下得太急,管道排放不及,肯定得积水。
8月13日,省政协委员、致公党省委会筹委会副主任张华俊表示,陕西省的排水管道等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甚至中部一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就西安目前的排雨能力,遭遇50毫米/小时强降水, 出现大面积积水的可能性超过90%。张华俊认为:“政府在城市建设中过分注重地面建设, 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却欠账太多。"
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谢雨锋则认为,西安内涝严重还与市政部门的不重视态度有关。
应出台《地下管网管理条例》
逢雨必涝, 是国内很多大城市的通病。“
法国巴黎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下水道系统,总长约2347公里,约2.6万个下水道盖和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即便在雨季,交通仍然畅通无阻。"面对每年内涝必定光临的西安,黄延林称,像巴黎这种地下市政工程建设需要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造价也很高,在国内照搬难度较大。 西方发达国家在市政建设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才是国内城市该学习的地方。"
“城市整体规划不到位,考虑问题比较短视, 和我们的理念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如果考虑长远的话,投资就会比较大,建设周期也会很长。"张华俊认为,不管是对老旧城区还是新建城区, 一定要做好前期总体规划,多建城市湿地和绿化。
张华俊建议, 陕西省应尽快出台《地下管网管理条例》, 建立健全地下管线系统,城市新区建设中,要优先考虑地下综合管沟建设, 减少城市开挖。
谢雨锋建议, 政府部门要重视市政设施的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造陈旧地下管网,疏通下水道,成立相关部门对地下管网中的天然气管道、电缆、污水等管道分开管理,做到术业有专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府对整个城市的管理,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新闻推荐
志愿者正在接受冰桶挑战原登荣摄本报讯(记者原登荣)8月21日14时,由国内首家渐冻人组织——陕西省渐冻人关爱互助协会发起的“挑战冰桶·温暖人心"ALS冰桶挑战赛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