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杜静波 通讯员 刘卫国 许敏
从警3年, 抓获公安部网上逃犯113名, 先后荣获全国铁路公安机关“百名岗位标兵能手", 西安铁路局十大青年标兵等荣誉称号, 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 嘉奖各1次。 他, 就是西安铁路公安局西延公安处绥德站派出所查缉组民警刘光耀。
在成绩和荣誉的背后,28岁的刘光耀经历了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抓逃
第一次抓逃的经历,令刘光耀终生难忘,用他自己的话说:“缉逃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当你抓获逃犯时,那种感觉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2012年2月16日,刘光耀在处置一起涉嫌运输毒品案时,得知因涉嫌贩卖毒品案被公安部网上通缉的在逃犯人员冯某可能在绥德县华德酒店出现的线索后,刘光耀和战友们从早上8点到下午17时一直在酒店附近蹲守,大家精神高度紧张,死死盯着门口,不放过一个可疑人员。
17时20分,一个行色匆匆的光头年轻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经过仔细比对,相貌特征基本符合。3个人按照平时演练的战术,在刘光耀一声短促“上!"的口令后,迅速将该光头年轻人扑倒在地,死死扣住他的手、压住他的双腿将其制服,等到确认逃犯的身份并进行人身安全检查时,大家才发现逃犯的裤兜内还揣着一把匕首。假如大家缺乏默契没有第一时间将逃犯有效制服,假如刘光耀扑倒他时没有扣住他的手,假如……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每每回想起这次缉逃经历,他总是自豪地说道:“谁也不想与危险为伍,但没有我们公安民警的付出,怎有老百姓的安居乐业!"正是坚守着这样的信念,他才在缉逃路上“捷报"频传。
第一次受伤
2013年12月20日15时,刘光耀正在候车室门口进行查缉工作。一名可疑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连忙上前请该男子出示身份证和车票,结果发现该男子的信息与警务宝典上一逃犯的信息完全相符。经过反复确认后,刘光耀将其带回值班室进行讯问。经查,6月份以来,杜某(男,20岁,陕西米脂县银州镇人)伙同他人在榆阳区牛家梁段附近抢劫外地大车司机,作案20余起,价值6000余元,案发后被榆林警方通缉。就在询问过程中,杜某手机“滴答"一声,手机屏幕上显示一条信息:“虎子(杜某的外号),快来县城老地方吃炖羊肉,兄弟们等你呢。"看到信息后,刘光耀加紧询问:“你还有同伙?"“没……没……没……"杜某支支吾吾回答着。 这时,在公安信息网上确认身份信息的战友向刘光耀递了一张纸条,他看过后,义正言辞地说道:“你还想隐瞒到什么时候?樊某是不是你的同伙?啊?"杜某沉思了一会儿, 很无奈说道:“我招,我招。"
为了迅速将该案其他案犯第一时间抓捕归案,在请示所领导后,刘光耀和战友们将嫌疑人杜某押上警车,火速赶赴县城。到达地点后,见5名男子在饭桌上抽烟喝酒,刘光耀忽然问杜某:“哪个是樊某?"经杜某辨认,其中唯一一名穿黑色皮夹克,染黄色头发的青年便是樊某。刘光耀和战友们迅速上前,从餐桌后将樊某紧紧按住。
起初, 樊某见情况不妙,随即拿起桌子上的饭叉进行反抗, 将刘光耀脖子划破了,血流不止,民警们同心协力终将其制服。
第一次落泪
刘光耀常说:“我最对不起的就是父母。"
刘光耀的老家在咸阳兴平市桑镇西桥村,因为他的父亲已经退休,经常和母亲到西安的哥哥家住,所以老家经常没有人。
2014年7月4日晚上,小偷趁他家里没人,撬开锁子潜入家里,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席卷一空。 5日早上父亲发现后,就打电话让刘光耀回家一趟,因为反恐防范形势严峻,任务繁重,所里警力少抽不开身,刘光耀就在电话里简单问了两句,他的父亲在电话那头不高兴地道:“你是一名警察,自己家出了事你都不管,你还让我跟你妈在村里怎么见人?"刘光耀仍然像往常一样, 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说是在忙,就匆匆挂了电话。
挂完电话, 他一个人蹲在所里篮球场上失声痛哭起来。 他知道再多的解释都苍白无力, 第一次的落泪让他心里明白: “人民警察将危害社会的逃犯抓获,就是用行动回馈社会、 报答父母。"
新闻推荐
今年6月,“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8月10日上午,50位4至12岁的西安小朋友,在家长陪伴下,参观了象征西安...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