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铁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陕西的地方部队有三部分, 第一是杨虎城将军的第十七路军,下辖两个军三个师约七万人。西安事变后,第十七路军番号被撤销,只留三十八军番号, 下辖一个师(十七师),另三个警备旅,约五万人。早在九一八事变后,杨虎城将军就把对日作战作为十七路军的训练课目,1937年三十八军十七师和军教导团及529旅,于7月21日在渭北三原县集结誓师奔赴河北,先后参加了河北保定保卫战、 山西娘子关战役、忻口旧关战役。1938年7月,十七路军改编为31军团,后又改为第四集团军,下辖三十八军和九十六军,这支大部由三秦儿女组成的抗日劲旅,约四万人,内有大批共产党员,奉命开赴山西晋南守备中条山, 阻止日寇南侵。 到1940年10月,第四集团军在八路军和其他友军的配合下,先后粉碎了日军十一次扫荡,歼灭日伪军两万多人,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仅六六战役,第四集团军就伤亡官兵八千多人。三十八军被誉为“中条山铁柱子",从1940年10月到1943年11月,第四集团军奉命调守黄河岸,洛阳至郑州方向,先后参加了著名的“广武战役",“中原战役"和“豫西战役",为保卫黄河、保卫陇海线、保卫大西北给日寇以沉重打击,自己也付出巨大牺牲。
第二支部队是驻守榆林由爱国将领邓宝珊、高双成指挥的二十二军。这支部队与从山西和内蒙古进犯陕西的日军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先后参加了两次府谷县保卫战、东胜及成吉思汗灵地保卫战、梁家圪头狙击防空战、 伊克召盟新城争夺战并全部取胜, 对保卫陕北阻止日军进占陕西作出了贡献,中共主席毛泽东在1944年12月22日致信邓宝珊将军的信中说,“去年时局转换,先生尽了大力,我们不会忘记,八年抗战,先生支持北线,保护边区,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第三支部队是爱国将领高桂滋(陕西定边人)领导的八十四师,高部原在陕北,1924年随国民二军到河南参加北伐。1931年高部被正式编为陆军八十四师,高任师长,驻河北邯郸。1933年1月,日寇占领山海关,高部受命参加了“长城抗战", 成为最早对日作战的“陕军"。1934年奉命调回陕北绥德,“七七事变"后,高部东渡黄河到河北,八月参加南口战役,九月又参加了山西平型关战役,阻敌五昼夜,配合了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大捷,1938年1月,奉命开赴山西晋南参加了平遥战役, 三月赴晋东南,归八路军朱德指挥在太岳山区对日作战。1939年3月,又奉调担任中条山防务,直到1943年10月,调防宁夏固原,连续对日作战六年,大小战役一百多次,伤亡官兵数千人。
正是由于国共两党的军队在各自防区坚守岗位英勇作战, 从而保卫了陕西安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除府谷县城失守几个小时外,日军未能侵占陕西的一寸土地。
新闻推荐
同心同行携手慈善“慈善筑巢"项目捐赠暨启动仪式现场胡捷婷摄本报讯(记者龚敏卓)7月29日,由省慈善协会、省工商联共同组织的孙俊良先生2014年“慈善筑巢"项目捐赠...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