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荣
今年以来,陕西省全力推进“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各项工作,多方面严格管控,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得到改善。8月15日,省环保厅公布陕西省上半年环境质量状况,关中各市(区)和延安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78—117天,平均达标率为51.0%。
在这份成绩单背后,离不开政协委员们的鼓与呼。 今年省两会期间,17件委员提案围绕治污降霾积极建言献策。
提案剑指雾霾“元凶"
“城市大气污染主要由冬季燃煤采暖、交通尾气、工厂废气和基建施工扬尘造成,治理雾霾首先要治理污染物排放。"省政协委员崔晓红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空气质量显著恶化,雾霾天气越来越多,大气污染呈现出复合性特征,并以城市为中心向区域蔓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省政协委员牛晓涛认为,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粒子颗粒物的排放,主要是通过交通源排放和工业排放,交通源排放主要包括汽车尾气和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黑炭,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都是光化学烟雾的前物体,容易引起雾霾。“近年来,以臭氧和颗粒物细粒子等二次污染又接踵而至,污染态势愈加严峻。"
“西安是一个大工业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增加了一定的排污量。私家车的不断增加,导致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量增加,也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省政协委员张承祖认为,城中村改造使周边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使绿色植物形成的生物生态物理场能力相对减弱,城市高层建筑过于密集,造成城市空间范围的空气流通不畅。
环保从自身做起
“陕西省属于科技大省,也具备良好的日照条件,应积极研发太阳能光热技术,促进太阳能产业从热水生产逐步向采暖产业化升级。 "省政协委员王少华认为,随着陕西省加快城镇化建设,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政府要积极倡导使用清洁能源。
省政协委员王延岭建议,提倡市民选择低碳环保出行方式,节日少燃放烟花爆竹,多植树,从身边小事做起。
“减少或消除雾露天气,关键是要大幅度消减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张承祖建议, 应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工具,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率;发展空中绿化,弥补绿地面积不足;保持城市生物生态良好的物理环境, 抑制和改善有害介质,保持城市风道畅通。
落实监管是关键
今年1月1日,陕西省正式实施《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加大依法治霾力度和处罚力度,并对城市和区域、工业大气、交通运输、有毒有害、扬尘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提出要求。
“治污降霾绝非一朝一夕,政府必须落实监管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省政协委员高辉建议,职能部门要及时向公众发布各项环境质量信息数据、指导监督和治理措施,对燃煤电厂、大型建筑工地以及化工、造纸、钢铁、煤炭等重点污染排放源加大执法监督,对破坏环境、超标排放、消极治理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要严管重罚、依法惩处。
牛晓涛建议,对燃煤、水泥、化工、电厂等容易产生工业废气污染的行业出台限制性措施,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限停生产,重点限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对产生工业废气多或造成汽车尾气不合格的企业,要尽快征收惩罚性环境保护费。
“治理雾霾迫在眉睫,只有找到其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张承祖表示,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做法,要坚决对此说“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郝彦丰)9月11日,胡润研究院在“2014年长白山‘慢生活’论坛"上发布《2014中国高净值人群养生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除港澳台之外的全国31个省、市、...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