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军礼
今年9月1日,《西安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正式实施,其中相关条款规定: 行人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信号指示通行,严禁闯红灯。违者将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目前,《条例》实施已经一个多月,记者走访多个地段发现,行人闯红灯现象虽稍有好转,但在大部分路段仍不时发生。
处罚闯红灯行人难度大
10月12日中午,记者在南稍门十字发现,十几分钟内,就陆续有多人闯红灯。除了个别人在红灯正亮的时候,左顾右盼走到了道路中间,大多数人的闯红灯行为都发生在红灯将尽,绿灯马上亮起的时候。
记者观察了十几分钟发现, 闯红灯者中不乏步履蹒跚的老年人和领着小孩的行人。
12日下午,在未央路与凤城七路十字交叉口,记者发现,此时行人并不多,路中间也没有人指挥交通。刚到路口,红灯还有17秒的时候,两名男子就走上了斑马线,开始在车流中间向对面穿行。
晚上八点左右,夜色已经降临,但在东仪路与丈八东路交叉口,行人依然熙熙攘攘,闯红灯情况也零星存在。记者观察发现,有两名牵着手的女生,“不慎"闯了红灯,该到道路对面的时候,发现有车驶来,两人才惊慌失措躲闪到了一边。
在采访的多个十字路口中,唯有北大街西华门十字等一些配有交通协助人员的路段,才几乎没有人闯红灯。道路两头的交协人员,不断挥舞着手上的指挥旗,吹着哨子,时不时地喊着“退后",这才把想要抢行的路人始终压在路边。
西安雁塔区交警大队秘宣科工作人员李先生介绍,在纬二街十字、小寨十字两个人流量大的地段进行了罚款,小的十字路口因为人流量小、警力不足等原因,并未进行闯红灯罚款处理。《条例》实施以来,闯红灯现象明显减少, 但被处以罚款的行人并不多。
“首先是交通管理以引导教育为主,有人闯红灯只要进行提醒,行人一般都会退后,也就没必要罚款。另外, 对于罚款, 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所以实施起来也有困难。"李先生说。
规则意识薄弱导致闯红灯
记者抽查了解到, 超过八成的人都承认自己闯过红灯。 对闯红灯罚款,一些人表示知道,但偶尔还是会闯。
在西安房地产信息网上班的王晓馨, 每天早上八点钟就得打卡签到,上班的路上分秒必争,所以有时候明知前方是红灯,但为了节约时间,也会硬着头皮闯过去。
只有少数人表示, 闯红灯不算什么。别人闯自己就闯,或者在人少的时候闯红灯无可厚非。
应加强行人自我管理能力
西安文理学院法政系主任申亚民认为,对于治理闯红灯,罚款只是辅助手段,因为最终还要靠教育,但理念转变是长期过程。 行人闯红灯不仅仅是自身素质问题,这与城市规划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申亚民举了一个例子, 假如把人行道分左右两边, 过路双方就可以有条不紊地通过, 这就加快了通行速度,减少了闯红灯行为。而在红灯设置上也应细分,根据每个路口人流量状况等分别设置。
西安交大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思锋表示,十字路口是社会缩影,车辆和行人各有通行利益,利益冲突就会产生堵塞。而红绿灯则是平衡行人与机动车辆利益关系的制度、规则。 制度、规则的效力需要约束才能体现,因此罚款是必要手段。
“处罚形成畏惧规则、制度的理念,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为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提高了, 闯红灯自然就少了。"张思锋说。
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谢雨锋认为, 行人闯红灯违规成本没有规范化界定,因此行人与机动车冲突,往往强调机动车责任, 致使行人无所顾忌。
谢雨锋告诉记者:“行人、 机动车辆等责权利没有很好的法制化,冲突中各自角色、责任并不明朗,是导致行人闯红灯的原因。 因此不能单靠罚款,而应该注重闯红灯违规成本的界定, 加强行人自我管理能力。"
新闻推荐
实习记者高琦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来说,拍婚纱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许多年轻人往往抱着“一辈子就这一次"的心态,忽视了拍摄合同的合法性,陷入商家精心设计的&ldquo...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