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彧之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在极大满足民众休闲旅游需求的同时, 也像一面镜子, 照出了一些名胜景区的弊病、短板和乱象,其中大雁塔景区就在此列。
在长假期间, 大雁塔景区发生的两起事件举国关注: 一件是游客照相遭遇敲诈勒索,一件是游客照相被打。《人民日报》和央视《焦点访谈》的报道,将大雁塔景区乃至整个西安的旅游形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知耻而后勇",这种“露丑丢人"未必是一件坏事。以此为契机,彻底从源头上对著名景区的旅游乱象进行治理,将名胜古迹打造成“法治善区",正是为政一方者的责任与担当。
“大雁塔景区照相门"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正是一系列细枝末节上的漏洞、疏忽、渎职,才导致类似乱象接二连三。“照相乱象"的发生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而“照相门"之外的黑车、车托、野导游、玉器店等等盘根错节交织而成的坑蒙拐骗也并不新鲜。千年古刹、城市名片上的斑斑污痕, 需要的不是一次两次运动式的集中清理、联合执法, 而是对政策空白的及时堵漏、对法律制度日复一日的严格捍卫、对种种监督力量的充分激活。
大凡热门旅游景区, 种种魑魅魍魉屡禁不止,不过一个“利"字,不义之财的获取往往得益于几个条件:一个是治理不力不严,管理、执法上或时强时弱、或睁眼闭眼、或能力有限;一个是投诉、举报、监督渠道不畅,游客的权益缺乏一套高速有效运转的制度系统予以保障;再一个就是违法违规付出的成本代价太低,想吃“唐僧肉"者络绎不绝;最后,还有市场格局不够完善,合法、正规的市场力量没有足够强大,自然使得非法、异化的市场力量不断涌入。
旅游秩序再难治理, 难得过反腐吗? 以“八项规定" 为标志的反腐“不以恶小而忍之",很快让整个政风为之一变。 旅游秩序的治理,是体现政府和职能部门执政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方面, 一个城市名片式的景区如果一再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整个城市形象的影响是长期的。
因此,此次“大雁塔照相门"事件给了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利用舆论的期待、各方的呼吁、游客的心声,趁热打铁,以法治为原则,以治理能力为目标,不仅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大雁塔景区存在的种种旅游乱象, 也当举一反三, 对全省旅游景区进行一次脱胎换骨式的治理。 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让陕西的名胜古迹旅游环境和秩序成为全国的“法治样本"。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焦瑾)为进一步挖掘展示丝路沿线国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积极搭建商旅文化项目洽商平台,由中国国际商会主办的“第二届丝绸之路商旅文化博览会"日前在隋唐丝绸之路起点...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