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军礼
近日,西安一大学保安打死在校园流浪的“学霸狗"事件被媒体报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引发舆论漩涡。流浪狗再次作为一个社会话题,被抛到了风口浪尖上。
据了解,西安市近两年流浪狗数量保持在7000只左右,在流浪狗救助和人性化处理中,民间机构和个人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这些机构和个人的所有救援物资基本都是自筹款和社会爱心援助,这使得流浪狗救助处理之路困难重重。
多种原因狗狗遭遗弃
流浪狗是如何产生?西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薛妮娅说,除了小狗自己走失,狗主人不负责任的丢弃外,目前办理养狗证价格高昂致使许多狗成为无证狗,而城中村改造、地下狗肉交易市场无序繁衍等,都是流浪狗产生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西安市约有犬只25.69万只,办理犬证的不足10万只。由于一个犬证需花费500元左右,这使得许多人望而却步。
25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长安区五星村附近的西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长安区基地,这里也是西京犬业救助中心的所在地。基地主任范金凤告诉记者,现在城中村改造,“主人上高楼,狗狗扔街头",因此,每到一个拆迁了的城中村,一次性带回来五六只流浪狗是平常事。
范金凤指着犬舍内一只一条腿几乎残废的小狗痛心地说:“这只狗应该是被车撞伤后被遗弃的。"
除受伤被遗弃,该基地还有许多流浪狗遗弃原因为患病,如患皮肤病、眼病等。
民间救助彰显爱心
据了解,西安民间收养流浪狗的个人、机构不到十家,各个机构和个人收养数目少则百余只,多的千余只。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爱心,大量流浪狗找到了集体归宿,告别了“拾荒"生活。目前,西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长安区基地里,就聚集了千余只流浪狗,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该基地占地约三亩多,分为三个区域,其中两个区域中分别关着500余只、400余只流浪狗。另一个区域为过渡性犬舍,有百余只病号犬在此调养。然而,基地仅有3名内勤工作人员负责喂养等工作。
工作人员李乐乐就是看到救助中心信息后,自愿留下来做长期义工的,为此,他还动用了自己的面包车。李乐乐说,现在千余只流浪狗每天需花费八九百元买狗粮,每月治疗费都在4000元左右,仅经济压力就不小。
民间救助举步维艰
代淑清是一位收养流浪狗的爱心人士。从2005年至今,她救过的流浪狗自己都算不清。正因为爱心救助,她的生活过得十分清贫。
条件好时,由于得到外界援助,代淑清收养的流浪狗生活水平就好些。这两年,随着原来西二环狗舍所在地段的拆迁,代淑清开始了带狗流浪的生活。从去年年初到现在,几百条狗在代淑清的带领下,在西安市周边农村辗转了四个地方,最终才在渭河边一处荒地上找到了三间狗舍。狗与主人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眼下,代淑清只能给近200多条流浪狗每天喂食锅盔充饥,一天花费在百元左右。
据了解,许多流浪狗救助者都面临代淑清一样的窘境。
西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薛妮娅认为,解决城市流浪狗问题,首先政府要转变观念,增强人文情怀,降低犬证费用。其次,狗主人需严格自律,尊重生命,对待狗应该像对待家庭成员一样,不能随意遗弃。再次,个人、社会救助机构、政府间应该相互衔接好,使得管理政策更加合理化。
省政协委员王俊认为,管理重在宣传,要加大对丢弃狗者的处罚力度,发动居委会等部门来协同解决问题。
新闻推荐
记者李荣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11月27日,是西方的“感恩节",记者就“‘感恩节’你最想感谢谁?"为主题在西安街头随机采访了20位对西方节日感兴趣...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