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物:易少安
所在学校: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国际学校
感动语录:让师生共同成长让教育和谐发展
易少安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大数学系,毕业后踏上教育这条路至今已30多个春秋。他从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到优秀班主任、从年级组长再到副校长、校长,一路走来,这背后无不渗透着易校长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更有着辛勤的努力和付出。2004年,他受命陕西师范大学参与创办的集中学、小学、幼儿园三学部为一体的陕西师大锦园学校,如今已成为大学与企业合作办学方式的成功范例,成为地方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的教育工作告诉易少安,办一所师生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的学校,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学生体验成长的教育乐园,这是他的最大愿望。他认为,一所学校教育不能没有灵魂,而这种教育的灵魂是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是教育对人的尊重。当前的教育有着太多的功利化色彩,考试已然成为一种竞争行为,一个孩子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进入了这种竞争状态,学生更像是教育工作流水线上的产品。为此,作为一所民办学校的领航人,易少安坚持自主创新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在学校开办初期,确立锦园学校“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制订“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以人才求回报”的办学目标;制定分“三步走”的五年发展规划:夯实基础、办出特色、创出品牌的“一五”发展目标。并依赖全新的办学体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全员聘任,优劳优酬,始终保持学校旺盛的发展斗志与热情;创新了德育模式,总结出“点、线、面结合”的有效教育途径,促进了全体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新了教学管理考核机制,确保了教学质量大面积的稳步提升;创新了三个学部共同发展的教育策略,通过对三学部教学的准确定位,建立起一个由幼儿到高中,涵盖基础教育全过程的教育体系。这一系列的自主创新,拓宽了办学道路,为民办学校的自主发展,开创了一个亮丽的窗口。正是这一次一次的真情创新,易校长的工作得到广大教职工的认可和支持;也正是这实实在在的真诚服务,锦园学校凝聚了一支“师生共同成长,学校和谐发展”的教职工队伍。
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国际学校迎来了建校10周年华诞。回首这一段艰苦创业的十年,一路风雨兼程,一路辛勤耕耘,有收获的辉煌,更有艰辛的砥砺。易少安介绍说:2004年5月,离9月份新学期开学只有4个月的时间,我受命于陕西师范大学,出任陕西师大锦园学校校长。那个时候,学校没有一名教职工,也没有一个学生,学校还只是一幢幢没有完工的大楼,在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一片泥泞的沼泽地上,除了硕大的建筑工地,一无所有。可以想象,9月1日要按时开学,从新校园的建设到教育设施设备的采购、布局以及学校招生工作等要在4个月的时间完成,需要做的工作太多、太难。”4个月的日夜交替,易少安校长凭借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坚定的信心,于2004年9月顺利实现陕西师大锦园学校开学。
如今站在大明宫湖畔遥望巍峨的教学楼,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锦园学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初具规模到发展壮大的图画,该校现拥有中学、小学、幼儿园三个学部近4000名学生,300余名教职工,宽阔的办学场地,高标准的教学配置,怡人的校园风光和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及省、市、区教学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全国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标准化高中、陕西省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陕西省示范幼儿园、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陕西省绿色学校等50多项荣誉,为陕西民办基础教育源源不断的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在采访中,陕西师范大学产业开发处处长马进福表示,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国际学校作为陕西师范大学开办的第一所基础教育校企合作学校,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实践成为陕西师范大学与企业合作办学模式的成功范例,对社会力量办学拓宽思路的意义重大。这种校企合作的良好模式,已成功辐射,陕西师范大学相继在西安市、咸阳、甘肃等地开办有陕西师范大学金泰丝路花城学校、陕西师范大学金泰假日花城学校、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等10余所基础教育学校,最大限度的依托了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发挥了一所大学所承载的社会服务功能。
新闻推荐
远东一中“红五月”文艺汇演《彩云追月》西航二中经典诵读比赛西工大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周末采风西北大学附中古筝表演西安逸翠园学校承办体育艺术“2+1”推进会西安远东仁民补习学校篮球赛西安市...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