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权为80岁迷路老人辨认方向
帮助市民和孩子过马路
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好人,把爱心播撒向执勤路口的行人,在群众眼中他是交通路口的平安使者,把平安沿路面延伸,他用满腔热忱在自己的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闪亮的印记,他就是,西安市交警碑林大队东大街中队中队长杨建权。
从警20年的他,先后四次获得“个人三等功”,1998年、2000年和2014年分别获得“西安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这20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天的7点,他忙碌的身影就会出现在东大街端履门十字路口,疏导交通,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直到晚上9点。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东大街端履门十字见到了中队长杨建权。当时的他正在疏导交通,劝导行人走地下通道。虽然是寒冷的冬天,但经过一早上的忙碌,他的额头上不停地往下渗着汗水。
杨建权对记者说:“端履门十字是这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设置的9个整治点之一,该十字每天的交通流量较大,特别是今年5月份,十字路口改造完成,地下通道开通后,由于行人长期习惯从路面上过马路,而忽视从地下通道通行,因此,造成该处交通拥堵。所以,交警在执勤过程中,劝导行人走地下通道,成为工作重点。根据近期的观察发现,不走地下通道的行人大概分为3类: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为图方便
的上班族;年龄较大、赶早
市,腿脚不方便的老人;
对地理环境不熟悉的外
地人。针对这3类行
人,交警大多通过劝导
引导其从地下通道通
行,但对于一些不听劝
的年轻人,交警会将其
引导到道路旁,耐心地
向其讲解相关的法律
知识,以及一些事故案例,使其自觉走地下通道,看到有年龄较大、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横穿马路时,交警会上前搀扶其走到最近的地下通道入口处,或直接将其搀扶到马路对面。”
这时,杨建权发现,一位80岁的老人在路口左右观望,看上去十分着急。他随即上前询问后得知,家住大差市的老人是想去建设路,但不知道怎么坐公交。随后,他搀扶着老人过马路,并走到公交站下告诉老人应该坐哪路车,并再三嘱咐老人年纪大了以后出门,最好有儿女陪伴。
除在端履门十字执勤外,每天的巡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巡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事情,杨建权都会全力以赴,第一时间处理,由此他被群众称为“活雷锋”。12月21日下午3点半,他和同事巡逻至南二环长安路立交东侧某小区时,一名年龄约30岁的女子急匆匆地跑来向民警求助,该女子告诉民警,其家中70多岁的老太太,心脏病突然犯了,情况比较危急,怕打120来不及,希望民警用警车将老太太送到医院。杨建权随即带领民警跑到该女子家中发现:一男子搀扶着一位脸色苍白,身体虚弱,呼吸紧促的老太太,准备出门。随后,在交警的帮助下,老太太被抬上警车,与此同时,杨建权向122打电话,寻求沿线交警的帮助,从该小区到西安市第一医院5公里的路程,在沿线民警的帮助下,警车闪着警灯,拉着警笛,仅用15分钟就赶到医院,将老太太送进医院得知没有生命危险后,杨建权和同事便默默离开了。昨日,老太太的家人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做好事不留名的交警杨建权,并为他送上锦旗。
文/图本报记者晁阳王梅实习生孙倩许可
新闻推荐
肉饼炸糊了“顾客”直呼要打折 昨日首批放心早餐加盟者进行培训
学习煎炸食品的制作本报记者张强摄昨日,第一批入选放心早餐的加盟者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培训。站在餐车前,不用工作人员教,自己就能动手;看似简单的加工过程,加盟者亲手实践时却手忙脚乱;肉饼炸糊了,“顾客...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