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逐渐成为消费者追捧的一种新生活方式,也是商家依赖的新营销模式。据统计,目前我国开拓团购平台的企业已达到上万家左右的规模,并且这种线上线下绑定销售的模式还在快速增长。对于处在转型中的餐饮业来说,“团购”在一定程度上“捂热”了部分企业,然而,美食团购是否真的适合所有餐饮业的发展呢?
实惠便捷 年轻消费者青睐
“在家做嫌麻烦、餐厅吃怕贵,唯有团购既方便又实惠,两全其美。”正在某网站团购晚餐的杨女士说。而与她感同身受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尤其是以80、90后为主的年轻群体,隔三差五的聚餐约会、娱乐休闲已成常态,而逐渐丰富多元的“团购”网站、种类、项目正好契合年轻人的消费水平与生活方式。在美团网首页,“超低价、巨划算”的字眼十分醒目。记者按照销量点开该网站的美食页面发现,排在首位的80元顶100元代金券的团购已售出27万多份,还可叠加使用,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另外,还有部分美食在原先给定的团购价基础上再推出“全网最低价”活动。在糯米网上,苏福记、外婆印象均推出30元以下价格的团购活动,还可在原团购价基础上再优惠,销量同样达到万份以上。正在电子城鸭掌门使用团购聚餐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团购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团购的便捷程度与优惠程度能让我打个电话就能预约订座位、一般5-6人的火锅门店价要近300元,而团购价只需158元,便宜了近一半,所以自己平时聚餐多数会选择团购。
增量减利 商家进退两难
团购的实惠便捷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那么,对于商家来说,团购是否也让他们“美”在心头呢?记者在西安解放路的一家火锅店采访得知,一周前该店刚开业,为拉拢人气商家不仅在网上推出超低价的团购活动,还特别在店外打出“扫二维码”享受所有菜品一折的活动,起初效果很不错,消费者看到如此大力度的优惠活动,都很积极的参与团购或者微信活动进店消费,但不到半个月,消费者就失去兴趣,很难留住回头客,门店格外“冷清”,只靠发传单来维持。同样,记者在走访中也了解到,不少不知名的餐厅看到团购的优势也扎堆效仿,试图通过超低价的团购来拉拢人气,打亮品牌,然而多半撑不了许久都不得不面临亏本的窘境。对此,东大街某餐厅老板表示很无奈,餐饮类在团购中几乎占主流,其主要目的是以薄利多销的手段来跑量。但大多是2-4折不等的“超低团购价”,事实上是企业在亏本赚人气,企业除各项成本外,基本没有利润可言,人气也逐渐之下降。不少餐饮业已陷入两难境地。
团购本身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手段,能够为正在寻求突破的餐饮业提供平台和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餐饮企业都适合做团购,关键是如何结合自身定位及特色,正确合理的利用好这个平台。业内专家表示,餐饮业开拓团购渠道需量体裁衣,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商家的低价模式。 文/吕冰玉
新闻推荐
老字号能够成为老字号,老味道能够保持住老味道,靠的是一代又一代老字号人的坚守与诚信,改革与创新。2014年,作为西安老字号转型的一年,众多老店顺应趋势谋定而后动,改革模式提升服务,苦练内功多元转型,让...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