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岐山,人们自然会想到岐山臊子面。走遍大江南北,吃遍各地美食,对于老陕而言,始终难以忘怀,家乡的美食——岐山臊子面。
岐山人 岐山情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岐山人,还是在岐山工作学习的外地人,他们对岐山都有一种荣辱与共的特殊感情,他们对发扬岐山臊子面充满激情,去外地蹲点体验考察学习,马不停蹄奔波在北京、西安、宝鸡之间,节假日加班出差,他们从无怨言,因为他们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振兴岐山经济。他们把这一目标的实现放在了发展岐山臊子面的品牌化、产业化和市场化上,努力践行着用一碗臊子面带动富民产业链。
地域经济的发展与领导者的思想格局和谋发展的魄力息息相关。岐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关系民生的本土臊子面的发展。今年以来,他们高点定位、高位谋划,坚持“政府引导、部门推动、行业规范、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岐山臊子面闯市场。
成立机构 加快推进
岐山臊子面虽然走出了岐山,走进了省城,但目前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规模小、单打独斗、缺乏行业协会统一协调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岐山县领导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年9月,该县成立由县四大班子领导任组长,县工商局、工信局、文广局、农业局、质监局、药监局等部门为成员的岐山臊子面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商局,抽调并落实了工作人员,明确了职责。
为了弘扬岐山臊子面地方名吃食品品牌,大力促进臊子面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升岐山臊子面品牌影响力。“三化”领导小组先后赴兰州、西安等地考察学习了兰州牛肉拉面、魏家凉皮的经营模式,结合岐山臊子面目前的发展现状,起草了《关于推进岐山臊子面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六化四增”意见。“没有文化软实力是不行的,”一位领导小组负责人赴外地学习后,深有感触地说。人们现在吃饭不光是填饱肚子,更在乎美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对美食的精神享受是当下年轻人的喜好,中年人则更喜欢回味童年关于臊子面的记忆,老年人对美食充满了既心酸又幸福的复杂感情。
岐山人正在积极努力的将岐山臊子面,打造成地方特色产业和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使岐山臊子面这一靓丽名片走出陕西、走向世界。
群策群力 共谋发展
为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群策群力,充实完善《实施意见》,岐山臊子面“三化”领导小组向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市级相关部门、省市岐山籍领导发放了征求意见稿,听取他们在发展岐山臊子面方面的真知良言,同时在岐山、宝鸡、西安分别召开了岐山臊子面经营户和食醋、辣椒、面粉等原料加工企业座谈会,现场征集西安、宝鸡经营的永明、永丰、令氏家外家及县内餐饮企业和民俗村臊子面经营户的意见,参会人员结合自身经营实际,从文化内涵挖掘宣传、臊子面工艺标准统一、食材生产供应配送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领导小组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成立岐山臊子面行业协会,邀请中国发展研究院做关于岐山臊子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上报注册岐山臊子面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制定岐山臊子面行业规范标准,逐步建设饮食文化产业园。同时,将着力挖掘周文化,为岐山臊子面注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内涵。在品牌推广方面,特邀中国名牌战略最早倡导者之一、公认的名牌理论权威专家艾丰做规划咨询。高端专业智囊团队的加入为岐山臊子面的“三化”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文/康宁
新闻推荐
资料图片实习生任亭洁在我们印象中,知识产权只是无形的东西,现在,知识产权这种无形的财产也能够像房子、车子这些有形的质押物一样让企业周转资金、进行融资。2010年12月,金信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