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传义 实习生 许瑶
“一张电影票,也有‘附加费\’?”“看个电影,还要交‘附加费\’?”“没听说过有‘附加费\’这回事啊,我每次都是网上团购买票。”这是来自西安民乐园万达电影城消费者的声音。谈到财政部官网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中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这一项,西安民乐园万达电影城值班经理郭女士说,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他们也不清楚,电影票价都是院线定价,他们只是按标准收取。
居民家庭水电缴费单上,每一度电费中有少则两三分、多则四五分的各种附加基金,每一立方米水费里也有至少1块钱的污水处理费,这个如果还能说得过去,那么在每一张少则二三十元、多则近百元的电影票中,竟然还有占票价5%的“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就难免引来争议。
其实,在衣食住行的大部分账单中,都暗藏着一大堆附加的费用,它们以建设、基金等名目,正从百姓的钱包里悄无声息地“掏”钱。例如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民航发展基金、旅游发展基金等。这些“附加费”往往暗藏于价格之中,并没有单独的列项清单,例如电影票中就只有“票价”这一栏。消费者想看电影,直接按票价出钱就是。据旅游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旅游发展基金是从乘坐国际和地区航班出境的中外旅客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中提取,提取数额为每次每位旅客20元。
新浪微博认证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叶檀也提出质疑:“想不通,税收很重视教育,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都按照3%收取的教育附加费用到哪了?”
如今,看电影被“附加”,教育也被“附加”,甚至旅游也要被“附加”。公民生活总被各种“附加”困扰,算一算这些名目繁多的附加费,虽然从个体项目看,似乎不大,但经年累月,对百姓来说还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对此,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英认为,现在确实是需要完全剥离这些附加费的时候。要加快市场化改革,通过竞争理顺上下游成本机制,让“附加费”早日成为“明白费”。他认为,理清楚这层层附加费之后,相应的价格应该会降下来,即使因此价格升高,但实现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消费,百姓也是乐意的。
新闻推荐
上月29日,西安市民郭先生和家人外出办事,走到半路郭先生突然内急,于是走到街边某单位,打算借用洗手间结果被拒。最后竟然当街尿了裤子。(12月5日中广网)如此遭遇,除了折射该单位缺乏人情味以外,更多的是...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