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近日听到农村反映最多的是看电影难。尤其是反映现代农村题材的电影,更是很难看到。
记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喇叭一响,看电影的人一操场”。老一辈的电影表演艺术家,都是在这种场合走进千家万户,让人熟知的。那么,近几年为什么到农村演电影的越来越少了呢?通过调查了解到,一是没人来组织,二是缺少相应的放映队伍,三是由于电影在我国农村以露天放映为主,电影放映陷入了资金困难局面。
应该看到,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农村还是相对较贫困,且离电影院比较远,加之留守的都是一些老人,看电影难更为突出。有位镇干部说,有时候我们也想组织演几场电影,但由于近几年电影院承包到了个人,钱少了人家不干,钱多了村镇又无此开支,所以此事就搁浅了。
近几年,农民的文化生活、文化品位和对科技的渴求开始出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家电下乡等众多下乡活动已深入农村之际,在不影响城市影院票房收入的情况下,电影公司为何不去主动开发农村电影市场,给农民带去一些好电影呢? 西安 孙国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康传义实习生许瑶“一张电影票,也有‘附加费\’?”“看个电影,还要交‘附加费\’?”“没听说过有‘附加费\’这回事啊,我每次都是网上团购买票。”这是来自西安民乐园万达电影城消费者的声音...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