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健康小屋”为生命健康护航

来源:各界导报 2014-12-04 15:23   https://www.yybnet.net/

 —— 省二院创建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纪实孙央丽 记者 李彦林

近日,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西路社区居民奔走相告,由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创建的“健康小屋"即将在社区落成,该小屋将配置专业智能化、自助化健康管理设备,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健康检测评估报告、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报告(饮食、运动的指导建议)、健康咨询、慢性病高危因素筛查、健康促进,建立完善的个人动态电子健康档案,在“健康小屋"的庇护下,社区居民将走向“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的健康之路。

与此同时,该院还将在西安市北郊凤城3路社区建设一个“健康小屋",两个小屋作为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社区健康管理的实验基地,将逐步探索出符合社区居民需要的健康管理模式。

承载梦想

陕西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地区间人群健康状况和资源配置差异明显缩小,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健康指标达西部地区前列,实现‘西部卫生强省’的奋斗目标。"

“实现国家和陕西省卫生事业发展目标,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顺应医改发展趋势。省卫计委的‘预防为主’让群众做自己健康主人的倡导与我们医院的发展方向一拍即合。祖国医学很早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论学说,是指导我们建设‘健康小屋’的理论支撑。我们将本着‘立足区域、夯实基础、突出特色、辐射周边’的发展思路,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陕西省政协委员、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许建秦满怀信心地说。

沿着祈盼

省二院到基层实地调研,发现社区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十分强烈,而基层优质医疗资源稀缺,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群众所想就是医院要做的,只有在社区扎根,才能将社区的健康管理做实,基于此,医院创建“健康小屋"的设想逐渐明晰。

当曲江新区芙蓉西路社区想要给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向省二院寻求健康管理新需求的时候,医院“健康小屋"的设想找到了破土而出的机会。为了尽快探索出“健康小屋"管理新模式,省二院将凤城3路社区也纳入试点,探索“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管理新模式。

创建“健康小屋"受到省卫生计生委领导的关注,也得到了社区所在单位的高度重视,在“小屋"场地建设、医疗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大家的热切期盼中,“小屋"将承载着新的希望扬帆起航。

探索前行

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是省卫计委直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医院,地处城内,占地面积不到10亩,周边三甲医院林立。医院有床位400张,职工600余人,高级职称110人,中级职称150人。随着医院综合实力和业务量的不断提升,医疗用房紧张、住院难的问题日显突出。

如何突破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如何在医改中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新路子,成为摆在院领导班子面前的新问题。经过反复调研,班子认为医院现有优势一是医院有一支专业设置齐全的专业技术队伍和有实践经验的职业化管理团队;二是近三年来医院主动走出去,在周边社区及县乡、村镇义诊宣传,受到当地群众欢迎认可;三是通过技术援助、对口支援帮扶、资源共享等,已与70余家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及诊所建立帮扶、援助关系;四是医院率先成功在全省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职工队伍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和意愿。

省二院主动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社区构建以“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为核心的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实现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服务,使医院不仅成为“救死扶伤"的治病机构,也成为满足民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需求的防病机构,为百姓构建“从生到死无缝隙"的健康呵护体系,同时也让医院获得更大的作为和发展空间。

就省二院在社区创建“健康小屋"一事,本报记者采访省二院业务副院长杨丽艳。

本报记者:“健康小屋"能为社区群众提供哪些服务?

杨:“健康小屋"具体说就是通过5项慢病指标检测(血压、骨密度、动脉硬化、体成分、血糖)结合个体的体质检测(身高体重、力量、反应、柔韧、平衡),综合两项检测数据,给出个性化、安全有效的,以运动锻炼为主,辅助营养、生活方式建议的非医疗救助干预指导报告。

本报记者:“健康小屋"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有什么区别?

杨:区别在于,“健康小屋"是省二院作为省级公立三级医院,输出专业的医护人员在社区构建以“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为核心的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其使命是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医改目标"而努力。医院下一步还将邀请中国社区健康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社区健康管理学组的组委、上海交通大学社区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长鲍勇教授来我院实地指导,积极创建社区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和社区健康管理实验基地,积极探索为居民健康管理的科学有效方法和途径。

本报记者:在“健康小屋"创建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采取哪些对策?

杨:万事开头难,“健康小屋"的建设也不例外。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政策和资金问题。首先是政策的配套支持是社区健康管理能否持久开展的关键,尝试建立健康保险与医疗保险"两架马车"保障公众健康、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需求等政策的新模式值得探讨和商榷;其次是资金问题,这两个“健康小屋"都设立在条件比较好的社区,社区主动提供一百多平米的房屋。如果在条件差的社区,就需要自己租建,还有设备及人员配套,初步预算,一个社区“健康小屋"的建设,需要近40万元的启动资金。

我个人的观点是,一个好汉三个帮,“健康小屋"的创建和发展需要各方面合力来完成。医院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政府提供启动资金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例如:目前医保卡主要用于买药或门诊看病,可以将其中一部分钱拿出来,交给“健康小屋",居民可享受到免费健康评估、危险因素筛查、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指导、健康促进等服务项目,是对居民有百利无一害的事;企业或社会组织提供场地等方面的支持,这种模式比较可行。当然,媒体大力宣传倡导也很重要,让人们接受这一新生事物有一个过程,必须通过媒体宣传进行推动。

据了解,“健康小屋"的创建使优势医疗资源下沉,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了着落,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政策有了依托,只有加大扶持力度,使“健康小屋"落地生根,造福百姓。

新闻推荐

传递慈善理念用爱唱响三秦

——省慈善协会开展群众性爱心歌曲演唱活动纪实西安兴庆宫公园慈善艺术团在兴庆宫公园传唱爱心歌曲。胡运森摄胡运森记者龚敏卓每逢周末,宝鸡市的炎帝园里,一群文艺爱好者搭...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健康小屋”为生命健康护航)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