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琼西
(上接三版)
●国际交流呈现全方位
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议机制,开展西安·泉州“一带一路”起点对话。支持西安交大、西北大学等校与中亚国家国立大学联合办学或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加快建设中亚教育培训基地。深化国际文化旅游合作,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开展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进一步提升陕西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快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逐步建立覆盖全部常住人口的住房保障体系,审慎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常住人口中的农民工将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教育发展规划,未能进入公办学校的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予以保障。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设立农民工培训基地。逐步完善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规范发展城投基金。
●全面提升城镇发展质量
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和开发强度,全面启动建制镇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大省市共建大西安力度,全力支持西咸新区大胆探索,加快项目建设。支持宝鸡、榆林、汉中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继续抓好43个重点县城、35个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入住率为重点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项目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分配,全年新建保障性住房16.3万套,发放租赁补贴1.87万户,棚户区年内改造26.77万套。统筹建设其他市政设施。积极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城市规划和公共空间使用等制度,解决好居民关切的交通拥堵、市容不整、公共空间少、服务盲点多等突出问题。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大力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农民就近享受城镇生活
努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美丽乡村、移民搬迁、***、小村并大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就近享受城镇生活。全年完成避灾扶贫移民搬迁11万户、40万人,实现100万人脱贫。进一步推进42个县和21个镇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新改造农村公路6000公里,解决2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10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
●“治污降霾·保卫蓝天”
大力推广煤炭清洁利用,全面推行超净排放、热电联产、脱硝除尘技术,实施“两个一百亿”天然气利用工程,以西安周边100公里无煤化为目标,有序拆改城区燃煤锅炉。年内全部淘汰关中地区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全省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0万辆,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强化对工地、道路扬尘的日常监管,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建立省级及关中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体系,提早应对极端不利天气下的雾霾污染。
●深入推进大生态建设
把整治乱批乱建、违法采石开矿工作向秦岭深处延伸,建设好秦岭国家中央公园。启动新一轮渭河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系统规划关中水系,统筹实施堤防、蓄滞洪区、湿地等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汉江、丹江综合整治,建立水源污染事故防范预警应急体系。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小流域治理等重点工程,搞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建设“百万亩森林”和“百万亩湿地”。加强煤炭采空区、塌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尾矿库综合整治,实施土壤治理修复示范工程,积极防治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污染。
●节约资源,降低消耗
严格落实环境准入、资源环境总量控制、节能减排责任考核等制度,全面推进节地节水节能。加快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从数量质量两方面守住耕地红线。坚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实行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地下水水位“双控制”。坚决淘汰未达标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企业和10万千瓦以下燃煤小火电,全年淘汰落后产能64万吨,节约标准煤18.9万吨。支持商洛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建立全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机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和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就业政策更加积极
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大学生见习制度,积极增加公益性岗位,向困难群众提供免费职业教育。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80%,转移农村劳动力590万人。
●城乡社保继续完善
扩大“五保合一”试点,推进工伤保险全覆盖,继续做好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改进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工作,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政策,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人均最低标准和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优抚对象、城乡低保、临时救助补助标准。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加快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将学前一年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生均每年1300元,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150所。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校建设,全面推行学区制改革和校长、教师轮岗制度。加快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中职教育规模化实用化发展步伐,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
●提升医疗卫生保障能力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革,全力推进一市十县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继续实施“三万工程”。启动孕产妇系统保健基本项目,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扶政策。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在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级评审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
●加大城乡文化事业投入力度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力度,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推动省图书新馆、省群众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加快建设市县文化体育场馆,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活动。
●建设法治政府,强化制约监督
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年,我们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要严格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厘清权力边界,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及时公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事项,坚决杜绝法外设权。要重视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要努力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追究机制。加快完善政府规章制定程序,坚决杜绝部门利益法律化现象。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根据各级政府事权合理配置执法力量,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坚决查处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行为。严格执行首问负责、按期办结、督查考核制度,大力倡导敢于担当、埋头苦干、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要不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强化政府内部的制约与监督,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切实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加快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切实规范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出境管理和“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以实际行动赢得全省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一如既往地支持部队建设,进一步搞好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工作,深入进行国防教育,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满腔热忱地解决军转干部、复退军人和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本报记者 薛向群 杜朋举 齐小英 吕贵民 张斌峰 姚志伟 周明 整理)
新闻推荐
循环农业发展龙头企业——丹凤县华茂牧业阿童木工业机器人生产线一角华瑞公司微晶石英石生产线一角商南县天和泥浆公司生产线一角天之润公司光伏建筑一体化商洛华润建材公司尾矿建材生产线2013年...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