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院党委书记王振海
院长熊中元
西北院办公新区
天人长安塔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北院)成立于1952年6月1日,是建国初期国家设立的六大区建筑设计院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甲级建筑设计单位。曾先后隶属于国家建筑工程部、国家建委、国家建工总局、建设部,1982年6月起划归中建总公司至今。现有职工123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2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97人,高级工程(建筑)师380人,工程师367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9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优秀勘察设计师14人。全院共有各类注册人员403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107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11人,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73人,注册电气工程师32人,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等71人。几十年来,该院这个设计团队始终处在中国建筑设计业界前列,代表和创造着建筑工程界设计业前沿技术水平。
建院之初,新中国建设如火如荼,在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下,海纳百川,英才集聚。西北院的先辈们以建筑作品立世,以报效国家、服务社会为己任,发扬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用火热的创业激情,开辟了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老一代建筑师融合中西,设计出了造型古朴典雅、端庄大方、特色鲜明的中建西北院第一代建筑作品。如陕西省人民大厦、西安人民剧院、西安邮电大楼、陕西建工集团办公大楼、兴庆宫公园、华清池、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上个世纪70年代,还光荣地参与了毛主席纪念堂的工程设计。
1981年后,中建西北院自负盈亏,开始向市场经济机制转轨,乘改革开放的东风,推陈出新,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一代创作道路,设计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文化气息、时代风貌、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建筑作品。北京图书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作品享誉全国建筑界。“三唐工程",钟鼓楼广场,西安国际展览中心,陕西图书馆、美术馆,陕西信息大厦,陕西电信大厦等与城市交相辉映,独具魅力;同时还设计了中国矿业学院、省政府办公楼、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火车站、唐城宾馆、西安宾馆及陕西境内20多所高校新校区等一大批作品。
进入21世纪,受惠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建西北院迎来了又一个发展壮大的机遇期。中建西北院在建筑创作上,既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新唐风"建筑,如大唐芙蓉园、黄帝陵祭祀大殿、大明宫丹凤门、世园会天人长安塔等作品,更有面向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新作,如浐灞生态区商务行政中心、陕西省自然科学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重庆大学新校区综合楼、川陕革命纪念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西安行政中心、古城南门改造等。人居建筑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创作类型,设计实现了锦园、紫薇、枫林、白桦林居等地产品牌。特别是“群贤庄"项目荣获国家设计金奖,成为我国居住建筑的代表作品。
自1998年以来,中建西北院完成工程项目1万多项,荣获国家级大奖9项,部省级优秀设计奖15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8项,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50多项。北京图书馆、3262长波发射台、群贤庄小区、黄帝陵祭祀大院(殿)工程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大唐芙蓉园、浐灞行政中心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奖;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图书馆、大慈恩寺玄奘三藏法师院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铜奖;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革命纪念馆被评为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六十多年来,中建西北院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和业务建设工作。在持续保持抗震设计、黄土地基、大空间和超高层钢结构、传统建筑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展绿色、环保、低碳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同时还承担了多项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标准图集的编制,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构筑物国标图集》、《陕西省保障房建设标准》、《陕西省09系列标准图集》、《西安地裂缝场地勘察与设计规程》、《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其中,《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获全国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金奖;《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构筑物国标图集》获陕西省标准设计一等奖。
中建西北院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提高两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的政治思想水平,重视两个文明“和合"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勘察设计综合实力百强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
2011年2月,中建西北院告别了沿用几十年的西七路办公大楼,搬到宽敞明亮、设施现代的文景路新区,中建西北院人开始在一个新的起点思考未来,建设未来。
面向未来,中建西北院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拉通主业链条,完善产业结构,提升整体效益,建设‘和合’队伍"这一发展新思路;继续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方针,积极开展工程总承包等相关多元化业务,不断调整、优化经营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践行以“和谐发展共生、合作友谊共赢"为新内涵的“和合"文化,营造幸福,传续优良,快乐工作,胜过昨天,将“持续建设一流强院"的共同事业推向前进。为“三个陕西"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美丽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2015年1月29日政协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15年1月24日至29日在西安举行。会议听取并赞同娄勤俭省长所作的政府工...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