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港"陆海直达货运开通
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的开行将重铸丝绸之路辉煌
“西安港"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
□ 记者 张峰虎
2015年1月13日,从澳大利亚墨尔本港出发的1.8万箱纯牛奶抵达“西安港"。这是“西安港"的首单陆海国际直达业务。据了解这批牛奶出发时间是2014年12月18日,从澳洲装箱出发后先经上海港中转(不清关),经过20多天运输,完成了“西安港"首单货物的进口运输流程。因为再也不用在沿海港口转关,运输时间从原来的50多天缩减到了20多天,物流和仓储成本降低了约15%,货品在当地售价可望降低30%左右。这标志着升级版的“西安港"迈入港口时代,中国内陆港发展迎来新纪元!
与世界握手 实现新跨越
过去的2014年是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再出发"年。面对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增速放缓等因素,园区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力提升“西安港"的辐射集聚能力,强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大的国际中转枢纽港建设,使园区经济总体呈现出“逆势而上、稳中有进、快速增长"的基本态势,超额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2014年底,“西安港"的国家代码和国际代码获得认可并启用,开创了中国内陆型港口获得两个代码的先例,意味着“西安港"可以与世界各大港口开展陆海直达国际联运业务,节省了时间和物流成本。有了港口,西安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有了代码,西安港成为“始发港"和“目的港"。而且西安港还是内陆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中国内陆港建设中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陕西、西安的进出口业务从此步入崭新的国际直达时代,为扩大对外开放搭建了平台和抓手。
此前的2014年8月21日,海关总署批复同意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多式联运监管中心获批,将统筹陆、海、空、铁等运输功能,真正创建“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新型海关监管模式;与港口口岸合作取得新突破。2014年10月28日,国家口岸办批复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的铁路车站作为临时口岸对外开放,让西安拥有了多项对外开放业务必备的“通行证",使国际港务区真正具备了国际物流集散中心的功能;2014年11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同意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筹建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的设立,为繁荣陕西省及周边区域肉类进出口市场,加强与中亚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畜产大国的经贸往来奠定了基础;园区还进一步深化与青岛港、天津港、连云港港的合作,与二连浩特口岸签订“共建互赢合作协议",同时积极推进与钦州港、深圳前海的合作,开拓南北物流运输大通道,着力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
随着“西安港"发展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西安港"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4年5月,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正式成立,西安国际港务区被推选为首届陆港分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单位。“西安港"在国内陆港的先行者地位得到确立;而华南城“中亚和东盟国家特色产品体验馆"的建设运营迅速成为陕西、西安建设丝绸之路新起点的亮点,该馆集中亚、东盟各国精品、特色商品展示展销、文化体验为一体,是全国范围内率先建设运营的“丝路"特色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西部雄心 电商产业具雏形
2014年园区电商产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园区被省政府授予“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跨境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开展的西安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于2014年5月开出西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第一单"。随后的10月28日,跨境电商平台正式上线并实现了常态化运营。目前,阿里巴巴、京东、国美、卡行天下、霍氏集团、新加坡辉联集团等电商入驻园区。特别是随着阿里巴巴(西安)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中心的成立,带动19家跨境电商企业进驻西安综合保税区。园区西部电商产业高地正在逐渐形成,为西安创建“网上丝绸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抢抓机遇 各项事业长远布局
西安国际港务区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营,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加大投资服务力度,为入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建设和运营环境,2014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全年共签约广汇汽车和能源总部、陕汽车谷、招商局集团、金港奔驰等有产业链带动作用的大项目23个,其中世界500强1家(绿地集团)、国内500强1家(国美电器集团)。西安综合保税区全年共引进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中纽冷链、天天海淘等企业15家。特别是美国澳威激光、新百佳电子加工项目入驻西安综合保税区,实现了高端加工贸易类企业招商突破。
社会事业和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得到完善;西工大附属陆港学校、陆港一小等5所学校开工建设;新开工建设安置房700套、廉租房300套,续建保障性住房2080套等;拆迁安置工作进展顺利;文明城市和园区生态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强化;“两联一包"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春华秋实 丝路起点凸显勃勃生机
近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陕西国家广告产业园项目核心区、西安综合保税区保税仓库等项目开工建设;西北首个跨境电商服务中心阿里巴巴(西安)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京东集团西北运营中心揭牌成立;新加坡迅通物流西安分拨基地、中西部商品交易中心、秦汉大道与杏园立交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园区港口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一是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铁路集装箱中心站2014年实现陆港货物吞吐量9.8万标箱,同比增长9.7%。西安综合保税区(一期)全年完成进出口贸易额6亿美元,同比增长22.45%,内陆港的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二是“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长安号"目前累计开行46班2300车,运输货物56000吨;园区又与哈萨克斯坦哈铁快运公司达成协议,进一步推进了国际货运业务,并与西安铁路局签署《联合推进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开行合作备忘录》;三是入区重点项目运营良好。派昂医药、塔塔特钢、中集物流等项目运营良好,河渎纺织、粮食应急物流基地产能不断扩大,陕西云景等多家企业落户陕西省物联网产业孵化区并正式运营,交大一附院陆港门诊部开业接诊,项目运营成绩喜人。
新闻推荐
□记者原登荣为了加快榆林发展,住榆省政协委员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扎实工作,认真调研,从交通、资源、医疗、规划、旅游等多方面为建设“大榆林"建言献策,向两会递交了一份份沉甸甸...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