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2015年陕西省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
杨允平
在全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下,2014年陕西经济发展呈现较大的波动态势,GDP运行数据总体处于快速回落状态。结合四季度国际国内市场宏观面变化和央行出台的信贷调控措施,笔者预测2014年全国GDP有望实现7.4%的增速,陕西GDP有望实现9.6%的增长,陕西省将继续保持高于全国两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速。这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交上的一份来之不易但又值得叫好的答卷。
展望2015年,虽然国际政治经济大局变幻莫测,但在国家实施积极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背景下,2015年全国宏观面的经济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GDP回落走势将趋于平缓,全年增速有望接近或赶平2014年;尽管陕西省2015年还会跟随全国宏观经济大势有继续探底的过程,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逐步展开,陕西省的后发优势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预计一季度将会出现新低,二季度有望企稳,下半年可能会有小幅回升,全年增长速度将基本持平或略高于2014年。因此,在2014年预计完成实绩的基础上,适当降低2015年全省经济发展目标,并不影响全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向和实际质量,反而有利于各级政府放下GDP考核的思想包袱,在不断提升GDP的真实含金量上做好文章、下足功夫。
做好2015年陕西省的经济工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确定的“稳中求进"的总体思路,积极适应经济运行新常态,加快优势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培育,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断化解制约经济发展的负能量,培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正能量。
坚持改革发展并举不偏颇。一是坚持改革发展一起抓,均匀用力,凝聚合力,以发展逼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在西安设立并运行自由贸易区;二是坚持开放发展一起抓,以开放促发展,以发展扩开放。通过开放垄断领域,落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推进淡水、电力、土地、矿产及污染物排放等特殊商品按市场需求自由流转交易,实现不同区域的互通有无和不同行业的优势互补;三是继续深化财政税收、行政审批和户籍管理等制度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要出路、要动力、要后劲,最大程度地释放社会生产力。
扭住装备制造业发展不松手。一是注重发挥国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吸纳各类社会投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注重发挥中央驻陕大型国防军工企业的科技优势,支持他们根据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供给,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陕西军工"品牌;三是继续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非公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培育装备制造类非公骨干企业,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稳住能源化工业发展不懈气。一是以当前的市场回调为契机,不断优化能源化工行业的产业结构;二是巩固石油行业的原油生产规模,提升天然气、煤层气的生产比例;三是扩大兰炭行业生产规模,适当调整焦炭行业的生产规模;四是控制能源行业的初级产品比重,加快各类新型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五是继续做好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项目布局,着力培育陕西省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
坚持交通设施建设先行不礼让。一是以关中地区交通网络为基础,继续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建设,着重打通县区之间的断头路和与普通省道的连接;二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配合中央有关部门继续完善铁路网络规划,加快高速铁路的布局与建设;三是以咸阳机场为中心,在加快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面向南亚、西亚、中东等开拓更多的国际客货运输空中航线。
抓住城乡民生设施投资不含糊。一是以解决困难群众住房为重点,加快大中城市棚户区改造,有序推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二是以省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为基础,加快小城镇示范工程建设,提升重点镇的规划建设水平;三是以治理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及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加大乡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公共设施投入力度,力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较大改善。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失机。一是加快仓储、销售网络及营销队伍等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二是支持有关商贸企业积极布局新型物流业态,规范物流配送程序,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三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调研,适时出台稳健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政策措施,积极防范金融风险。(作者系民建陕西省委员会参政议政部部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佳静)1月15日,民革陕西省十一届三次全会在西安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陕西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民革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听取并审议民革陕西省...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