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游子 从广东回趟家花了6500多元
□记者 李鹏
大年三十晚上,李明和父母一起在家过年,这是他每年仅有的一次与年迈父母相聚的时光。从新疆到四川再到广东,在外打工4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每年春节回家就显得格外珍贵。
“一年没有回家,好不容易回一次,就一定要给父母带点礼物。"李明有些羞涩地拿出为父母准备好的礼物。今年给父母买了个ipad,让他们也感受下时尚吧,没事还可以和我视频聊天。李明还给父母买了保暖内衣,给亲戚朋友带了些广东的特产。
辛辛苦苦一年,钱袋子好不容易“饱"了一点,但春节变成“春劫",让很多年轻人惧怕回家。李明也是这其中的一员。他说,虽然给父母购买一些新年礼物是表达一份孝心,更是对自己未能照顾好父母的自责,但近年来回家过年的开销越来越多,也有点吃不消了。
“春节前要抢票,运气好的话,抢到高铁票来回是1640元,运气不好就只能买黄牛票或者坐飞机。"李明从回家路费开始算起,每天走亲戚送礼一次200元,给小孩子的红包一次200元,加上和同学聚会每次300元左右,这些支出算下来就要6000多元。
“回家需要花钱,走的时候也少不了。"李明说,现在在广东工作,那里的很多同事都是南方人,对西安了解得不多,所以每次去还要为大家带些陕西的特产,这些礼品一般也要花上500元左右。他希望春节亲朋的相聚不要那么市侩。
新婚夫妇 过年花去4个月工资
李露正在整理认亲的礼品
□记者李荣文/图
2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六。在山阳县中村镇,熙熙攘攘的人群挤满了街道,大家都在忙着置办各种年货,28岁的李露也不例外。李露除了要买一些年货之外,还得再准备95份“认亲"礼。一圈儿下来,年货、认亲礼定金,就花掉了李露将近8000元钱,这着实让李露有些“肉疼"。
李露在西安一家企业上班,每月工资3500元左右,平日里省吃俭用,然而今年春节,在商洛老家过年,李露竟发现自己花掉了将近3个月的工资。
“除去买认亲礼品的费用,再加上孝敬父母、朋友结婚随份子、给亲戚小孩发红包等支出,这些一样都不能省。"李露苦笑着说,在他们老家,新结婚的夫妻要给双方亲戚拜年,俗称“认亲",每家四样礼,每份礼都在120元左右,他们一共要认95家,这样算下来就要花去11400元。
李露说,回家之前,他在西安回民街给家里买了点腊牛肉和羊肉,大约花了300元左右,另外去商场给父母各买了一套保暖衣,花了400元。“还没回到家,里里外外就花了1000多元。"李露感慨道,今年过年,光随份子钱,就花去了2000元。
六旬农民 千元压岁钱成了“甜蜜的负担"
王新友家的年货堆成了小山
□记者吴军礼文/图
今年63岁的洛南县高耀镇农民王新友的儿女早已经成家立业,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因此过年花在年货上的钱较少。今年,老两口在小儿子家过的年,买年货的钱就更少了。他大概算了算,这笔年货钱充其量也就400元。这其中包括20斤猪肉,共计200元;鞭炮、对联和门画,约30元;蔬菜、水果等约100元,剩下的就是其他一些零碎花销了。
“烟酒比较费钱,但是这些东西平时家里存的有,因此过年时候没有再买。"王新友指着放在自家柜子里的“私藏"说。随着亲戚们送来的拜年礼品的增加,王新友的“负担"堆成了一座小山。
王新友介绍称,他有3个孙子,1个外孙,5个侄孙,关系稍微疏远的,孩子就更多了。
“按照本地习俗,对于一般家庭,根据孩子年龄、亲疏关系的不同,压岁钱在50元到200元之间。年龄大、关系亲近的孩子至少得100到200元,年纪小的也得50到100元。"
截至正月初三,王新友给出的压岁钱已有500元,过几天拜年的多了,数额还将继续上涨。王新友估计,这笔费用至少得1000元。对于没有多少收入的老两口来说,这张主要由“数额不菲"的压岁钱构成的春节账单,显然成了他们过年期间“甜蜜的负担"。
抗战老兵 过年开销总共630元
袁如斌家的2015年日历和用来装春联的“大红包"
□记者郝彦丰文/图
630元!这是长安区马王街办大原村村民袁如斌从去年腊月至今年正月初六所有的开销。其中,330元用于生活花销和买年货,300元是给小重孙们的压岁钱。
“今年的开销最多,往年只有二、三百元。"袁如斌扳着手指头说。家里开销的每一笔钱,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今年开销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给小重孙们的压岁钱涨了,以前每人只给10元或20元,但今年统一成每人50元。
袁如斌认为自己今年“经济稍好了些"。他是一名抗战老兵,年轻时曾在国民革命军第38军当过通讯兵。年前,一些关爱抗战老兵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前来看望他,并送来900元慰问金。
事实上,袁如斌的经济并不宽裕。在村里,他大概是最贫困的老人。尽管他的膝下儿孙满堂,但儿孙们的生活条件都很一般。他不想连累孩子们,便独立生活,前些年一直靠捡破烂卖钱,现在已年逾九旬只能靠亲戚及好心人救济。
2月24日正月初六,记者带着慰问品来采访袁如斌,只见他所住的屋内破破烂烂。唯一能显示出节日气氛的是,墙壁上挂着的一本2015年日历和一个用来装春联的“大红包"。这些都是年前收到的慰问品。
尽管大年三十他吃的是“米汤和馍",正月初一是“臊子面",之后又顿顿是“米汤和馍",但他告诉记者:“这个年过得好,有很多人来看我了。"
新闻推荐
从2002年开始,陶冶先后当选为西安市人大代表、莲湖区人大常委和省政协委员。期间,他共领衔提出议案、提案108件,并且大部分意见和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采纳和落实。群众所关心的就是陶冶所关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