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国在本报接听热线 实习记者陈飞波摄
昨日上午,著名教育专家许建国到本报接听热线,就读者关心的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的问题,用生动的实例告诉家长们该怎么做。
孩子动不动就和我生气 怎么办
李女士在电话里说,她的孩子今年16岁,是西安某高中的高一学生,现在孩子动不动就和她生气,怎么办?
许建国:生气的问题不是问题。你有一个误区,你认为微不足道的事,在孩子眼里却是大事儿,这是成年人在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先要改变这个误区。比如一个十岁的孩子,拿热水瓶给杯子里倒水,一不小心烫了手。对于家长来说是无所谓的事儿,但对于孩子来说是人生当中的一次失败,既然是次失败,他就会因此而懊丧,所以成年人万万不可拿自己的认识扣在孩子的身上,这个做法是不妥的。
青春期孩子爱攀比 怎么办
贾女士说,孩子在学校总爱和别人攀比怎么办?许建国解答:是家长的问题,孩子到了学校以后看别人穿的都比自己高档,因此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孩子的这种攀比,要从家长的教育上找问题。比如家长要在第一时间给孩子进行适当的人生教育,告诉孩子什么叫人生,一个人从出生到离世不过百年时间,他们可能要遇到哪些问题。
如果孩子拒绝和家长沟通,那就是家长自身有问题。比如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印象、地位、份量等,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毁了,孩子是不会听她的。家长从自身开始改变,孩子也会跟着改变的,家长和孩子谈话应该是商量的口气,和孩子之间建立融洽地沟通,孩子可能就不会出现问题。
孩子离家出走 怎么办
王女士:因为孩子不听话让她生气,自己和爱人就联合起来打了孩子,没想到孩子离家出走了,自己非常痛苦,怎么办?
许建国:孩子最亲的人一个是爹,一个是妈,两个人同时在打一个孩子,孩子能不走吗?
两个人在给孩子制造痛苦,孩子用离家出走来抒发和缓解这种痛苦,他这种离家的行为是对“打人事件”进行了报复,把他的痛苦转嫁到家长的身上,让家长也尝试痛苦的滋味。这就是对“打人行为”的一个报复。
家长教育中易出现的问题
许建国还给家长们总结出了教育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他说这是中国目前很多家庭教育的一个通病。
第一个问题,是孩子小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娇惯、溺爱、迁就、满足。第二个问题是当孩子过了10岁以后出现问题了,家长对孩子没有耐心,开始唠叨和训斥。第三是在孩子后来的学习中,家长忙于生计没有细腻的关爱孩子,不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最后提示一点,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教育孩子要先成人,再成才。
本报记者 朱娜
新闻推荐
被遗弃在革命公园的女童一名2岁的女童被遗弃在西安市革命公园。热心市民发现后连忙报警,警方守候4小时,在寻找家长未果的情况下,将女童送至西安市儿童福利院。5月1日晚7时许,公安新城分局西五路派出...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