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刚
柏建华,临潼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曾创造过《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等省内多家媒体同一天在一版头条刊发他写的稿件的壮举。
从1973年,柏建华就开始为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中、省、市、区新闻媒体撰写新闻稿件。1991年调入临潼区委宣传部工作以来,撰写新闻稿件成了柏建华的主业。42年来,他先后在各级媒体上刊发新闻稿件达5600多篇,近200多万字,其中有30多篇新闻作品,分别获得中省各类新闻奖。
在区委宣传部,柏建华处处为通讯组成员带好头、做表率,出精品、出好稿,争取多拿奖、拿大奖,用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范和气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高,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支拉得出、过得硬的通讯员队伍。
翻开他的获奖作品名册,有50多篇稿件在中、省、市拿过大奖。其中,5400字的调查报告《厂兴带民富》先后被《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报刊采用,并荣获1991年度陕西调查报告一等奖;通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典范》荣获1994年度陕西省新闻一等奖;《昔日一镢惊天下,今日喜迎八方客》一稿,荣获1997年度全国晚报人物消息大赛一等奖;他在1994年1月10日采写的《盗窃秦俑头,当场被抓获》一稿更是被新华社作为通稿发出,被国内外媒体争相采用,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刷新了基层通讯员一篇新闻稿件被国内外230多家媒体采用的纪录。1996年,他的经历被日本一电视公司拍成专题片《通讯员生涯》在日本各大电视台播放。
42年来,面对读者,面对临潼70万父老乡亲,柏建华从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始终将自己的社会责任牢记心头。2005年,他同通讯组成员一起努力,一年内通过新闻报道,在全国推出了“全国模范检察官”王书田、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程红妮两个叫响华夏的全国典型。
如今,年过六旬的柏建华已经正式退休,但他仍旧不忘勤奋笔耕,被区委宣传部返聘回原来的岗位,继续为新闻宣传工作发挥自己的余热。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宇航孙涵)7月25日,由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老年住区委员会主办的“中国(西部)老年住区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童悦仲、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