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家电在运行过程中发出的轰轰噪声,让不少消费者很是头疼。在此背景下,许多打着“静音”、“无噪声”等标签的产品价格虽然不菲,却仍让不少消费者甘愿掏腰包买单。近日,随着家电噪声限值新国标的修订,一些噪声大、对人体有害的家电产品也将逐渐退出市场。
新政 新国标或将年内实施
今年初,全国家电标准委宣布,已正式修订家电噪声限值新国标——《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据了解,本次标准修订共涉及18类生活家电,其中新增了剃须刀、干衣机、洗碗机、室内加热器、空气净化器、真空吸尘器、电动按摩椅、毛发护理器以及口腔卫生器、食品加工器、吸水式清洁器和废弃食物处理器共12类产品。据介绍,强制性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的修订已经进入尾声,预计年内实施。日后消费者在选择电器时,或将更有针对性地根据其“声音等级”进行选择。
消费者 “高价”换静音心甘情愿
“之前买家电并不关注噪声情况。自从有了孩子,就非常注意噪声污染。很多育儿书上说,听上去声音不大的噪声却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家住西安东二环的张女士表示。如果未来家电噪声可以像能耗一样按等级明确标注,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事情。“至少随着这些噪声国标的出台,以后选家电也心中有数了。”记者走访苏宁、国美等电器商城发现,空调、冰箱、洗衣机、吸尘器、吸油烟机、空气净化器、豆浆机等产品的宣传中,静音都是一大亮点。产品只要贴上静音标签,都会比同规格产品贵出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消费者心甘情愿为此买单。“消费者现在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睡眠时空调、电扇、空气净化器等产品仍然会保持运行状态,因此对其噪声指标会非常关注。”国美家电卖场的销售人员介绍,尤其是家中有儿童、老人及病患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一款主打“静音”的家电商品。
建议 追求静音切勿盲目跟风
走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家电是否达到静音的标准通常由厂家说了算,消费者很难找到第三方检验家电噪音的机构,致使投诉无门。同时,目前很多家电商并没有给出“静音家电”具体标准,也没有说明对噪声的检测条件。其实,检测条件不同,其检测的结果也会有较大差异。业内人士表示,“静音标准”出台很有必要,随着对噪声等级的进一步标准化规范,消费者也将彻底告别“用耳朵听”来分辨噪声大小的时代。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市民,在追求产品静音的同时,也应该对噪声指标有所了解,家电产品都是靠电机运转来工作的,降低噪声与提高产品主要性能往往是互相牵制的。比如在洗衣机的评比指标中,含水率越低,噪声越大,而要让产品在安静的基础上加个“更”字,也并非易事。所以,在选购静音产品时,不要盲目跟风。 文/李雅慧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艳实习生李宇轩编者按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逐步趋稳、稳中有进,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但形势稳中有忧,不可稍有懈怠。下半年陕西经济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更加有为。...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