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乡村小学采访记 农村基础教育关键在教师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7-21 21:5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郭妍

镜头一:数学老师带音乐

初夏时节,驱车出渭南向东,沿“龙尾坡十八弯”盘山公路颠簸近40分钟后,记者来到了渭南市临渭区东塬腹地崇凝镇中心小学。

这是一所2012年经布局调整改建的寄宿制农村中心小学,在校生300名,教师24人。花园式的校园环境整洁大气,让校长孟永锋颇为自豪。但一谈到师资时,底气明显不足。

“我们学校是硬件不缺,但优秀教师特别是艺术类教师是特别缺。”

孟校长无奈地说:“300名学生只有1名专业体育教师、2名美术老师、没有专业音乐教师。不是不想要,艺术教师每年区上招得就少,个个都是香饽饽。去年特岗招聘本应分来一个专业音乐老师,可因为学校离城远等原因,人家主动放弃了。”

怎么办音乐课还得开啊!只能让懂点音乐的老师硬着头皮上。一年级音乐班主任带,二年级音乐数学老师兼任,三年级、四年级也是如此,简单的曲子还能应付,复杂点的乐曲和乐理老师们就无从下手了。

为了补专业教师的空缺,学校想了很多办法,搞校内学科研修,派老师外出学习,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弥补。区教育局通过城乡学校校际间联盟。组织城区专业老师送教下乡。渭南师院每年派出实习生解决专业教师的匮乏。

可毕竟艺术过于专业,于是农村小学校长们又想出了“抱团取暖”的方式,尝试和附近几所规模更小的农村小学联合起来,艺术老师临时借调救急。你的音乐老师借我两天,我的美术教师到你那支教一天。大家相互支持互通有无,想尽办法保障学生的艺术课程开足开齐。

镜头二:教师身兼多科,编制下高负荷运转

在365公里外的革命老区延安,宝塔区枣园镇中心小学校长贺富强同样为教师配比发愁。

“现在全校158名学生,6个教学班,27名教职工勉强够用。可下学期还要多开两个班,怎么算老师都紧张,实在是拉不开,可学校教师编制就这么多,进人很困难。”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所小学不到200人在农村很常见。按照1:25师生比,真正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也就10人左右。单纯按照师生比的标准核定教师编制,无法满足较小规模小学开齐课程的基本需求。校长们想要多招教师,却又困于编制,进退两难。

即使学生少,6班和20个的班上的都是一样的,语、数、英、体、音、美、品德、自然科学、实验课等科目必须开齐。老师不得不身兼多科教学任务,同时要负责学校后勤、行政管理、档案整理。工作量加大,难免分散教学精力。受专业能力限制,有时会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即使是这样,老师们都是任劳任怨,尽心尽力教学。学校们也极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培养和引领教师成长。延安宝塔区尝试选聘“一专多能”的特岗教师解决基层专业老师短缺的问题。

 镜头三:分身乏术,培训充电难

学高才能为师,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水长流。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得先给教师充电。

可在基层却出现了大量的培训机会分不下去的怪现象。一些县(区)教育部门每年都要为分配培训指标而费神。

采访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很好解释,主要还是因为编制有限,教师数量不足分身乏术。培训科目过于集中,偏重文化课艺术类培训不足。”

他说:“每年的国培、省培以及市县上培训机会一直在逐年递增,但培训科目主要集中在语、数、外、政、史、地等文化课,体、音、美等艺术学科培训数量和人数有限。又往往安排在下半年,正是各学校中、高考冲刺出成绩的时候。农村学校可能就一个数学老师,置换脱产培训一去一学期,课谁来带?所以很多骨干教师往往抽不开身。”

这一点也在音乐老师田霞那里得到了印证。

“工作近20年,我还没有进修过。1997年一工作,因为学校老师不足带的是文化课。这两年学生人数少了才我才真正专职带音乐。20年不碰专业课丢得都差不多了。简单的曲子和基本乐理还可以,再往上走就很困难,真的需要专业培训提升。”

儿童时期如果没有充沛的艺术教育,没有音乐、绘画、戏剧,艺术可能就永远与孩子无缘。知识陈旧、水平不高、文化课教师兼职艺术课,专职艺术教师数量短缺和质量不高,成为影响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制约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的负责人表示:“针对基层教师出不来的现状,省教育厅决定调整培训的工作思路,采取省市县区分层培训,同行聚焦,专家引领等方式送培到县、到乡镇。

今年陕西省国培和省培划的重点是全省乡村教师的培训。2015年“名师大篷车”安排23750名专家和教学能手送培下乡。2000名乡村高中文化课教师脱产研修,200名艺术教师赴西安体育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科研修。以两年26个县的节奏,在2020年完成全省乡村教师的轮训。同时利用网络,以每年8万人的速度,大力开展远程培训。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

 声音:教师能否实现“基本编+机动编”

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

通过几天的走访,记者发现按国家规定1:25的师生比,陕西省的教师总数基本达标,但结构不尽合理,优秀老师特别是体音美等艺术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城乡差距依然明显。

因为教师人员紧张,城乡教育差距大,出现了大量农村学生进城求学。继而延伸出城市中小学入学难,而乡村学校生源萎缩的普遍现象。

采访中,校长和老师都普遍希望教师的编制能否更宽松,更贴合农村教育实际。目前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剧,农村学龄人口持续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意味着小规模学校在农村会大量存在,而现行的农村教师编制测算方式真的已经无法适应农村教育的刚性需求。

能不能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编制动态管理。按学生数和师生比确定基本编制。在开齐开足科目的前提下,按班级数核定一个学校的老师总数,配齐机动编制,这样才能保证薄弱的学校有足够的老师。

有了机动编制,可以让教师们轮流脱产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也可以奖励长期在农村一线教学的优秀聘用教师的身份问题,从根源上解决乡村优秀教师不足。

新闻推荐

陕西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目标: 2018年底完成所有市县雨污管网分流改造

本报讯(通讯员尚凤记者海花)为进一步加强陕西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监管,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环境保护厅、省财政厅日...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乡村小学采访记 农村基础教育关键在教师)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