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摄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在加强科技教育合作方面,推进“一带一路”智库建设。作为丝路起点的陕西,关于智库平台的建设就尤为重要。
搭建平台
做“一带一路”的中国好声音
搭建中国智库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做专业支撑,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撑,这是“一带一路”智库建设的主要目的。那究竟如何把中国智库的学术力量落到实处呢?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卢山冰认为,中国做“一带一路”智库不仅是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更是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发出中国声音,建立中国话语平台,促进“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开展。陕西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和“一带一路”中心区域,要积极搭建智库平台,建设好本地智库,发出陕西声音,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西安交通大学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研究员丁卫也指出:“智库之间可联结成为学术带,将丝路沿线智库凝结成一股绳,形成共识,把有影响的机构与人联合起来。”
“合纵连横”
陕西力量要有国际通道
“一带一路”将是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战略,需要联合更多的力量来进行国际化的智库平台建设,这其中“陕西力量”如何“合纵连横”,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据了解,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被吸纳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牵头组织的“一带一路”智库联盟理事单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智库建设上,西北大学已经搭建起国际智库平台,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已经与中亚国家、西亚国家、欧洲智库建立了广泛联系,举办过由9国专家参加的丝绸之路研讨会。目前西北大学正在通过各种渠道融资,建立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学术研究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丝绸之路专项基金。卢山冰在谈到陕西智库的发展之路时说到,我们应该为“一带一路”建设做一些实际、具体的事。比如我们研究院已经在“上海合作组织转型”、“欧亚经济联盟研究”、“沿线国家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对接研究”、“丝绸之路国际智库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一些建言献策的成果得到有关政府部门认可。
而同样作为丝路智库重要力量的西安交通大学,也建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这个中心是与多国共同建立的,致力于打造丝绸之路学术带、教育带、人才带,并建立大学联盟。在人文交流合作方面,研究中心加强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教育培训合作,以研究中心的优势学科加强与中亚国家的交流合作;西安交大还在建设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丝绸之路创新中心;在科教文化方面,2015年的3月份,研究中心提出了《中国法与国际商法法律硕士项目》,还有每年举行的青年夏令营,加强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促进民间交往。
此外,西安交通大学在5月22日成立了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目前,已有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动力工程学院、哈萨克斯坦那扎尔巴耶夫大学等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先后加入该联盟。研究中心将使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更加具体化,互派学生访问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发挥特长,在专业领域做成国内顶尖。
西安交通大学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研究员丁卫强调智库创新与产业的融合:“智库要了解产业现状,其他国家的产业与中国的互补性如何,在了解之后进行对接。就比如西方初级产品与我国产能的结合,这是一个梯度结合。”
(张艺皎)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周鹏华彭江涛)罔顾国家法律私造枪支,还常常拿出炫耀,近日这位年过六旬的老汉,被丹凤县公安机关抓捕。日前,丹凤县公安局棣花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某村年逾六旬的老汉陈某制造了一支火药枪...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