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让碧水青山永驻 ——西安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侧记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7-17 21:5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罗罡

秦岭,依托长安毓秀,成为一座文化之山,也是西安人的精神家园。2012年7月,西安市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三年来,西安通过立法对植被、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出规定,规范矿产资源、交通设施、城乡建设、旅游设施等方面的开发与保护。浅山坡复绿、环山路点亮、停车场规划、休闲绿道建设、铁锤治理行动……“一年有模样、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已基本实现。

 用法制约束“山”“城”关系

2013年以来,西安市下大力气向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说“不”,当年就查处涉及违规项目共计118处,其中涉及农业观光示范项目9个,开发建设项目11个,已圈墙项目9个,乱挖乱采、乱搭乱建、乱排乱放项目89个,对这些违规项目坚决叫停、清理。在“铁锤治理”专项行动中,共关闭采石场26家、砖瓦厂7家,清理乱搭乱建67处,清理各类违法建筑用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有力震慑了对秦岭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

加快对秦岭北麓潜山区生态环境整治的同时,西安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立法的步伐也在提速。2013年8月,《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历时1年多时间、20余次、四上四下大的修改,经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后终于应运而生,并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从此秦岭保护进入了“法治”时代。这是全国大城市中首次为一座大山而专门设立的地方法规。

这部地方性保护法规,与《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西安市“十三五”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法规合力为秦岭保护编起了一道“法网”,让曾经日趋“紧张”的“山”“城”关系,慢慢得到修复。

最终,202栋违法建筑应拆除的145栋被全部拆除;57栋被没收整改;当年11月底违法建筑拆除后的生态恢复工作也提前完工,西安以实际行动遏制了破坏秦岭生态环境行为的蔓延、扩散,极大震慑了秦岭生态环境破坏行为。这一有力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有市民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整治工作不仅恢复了秦岭的青山绿水,更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保护课。”

秦岭成为西安人的“视窗”

保护好大秦岭的生态环境是每一位西安市民的职责所在,而如今这种保护理念已深入人心,广大市民已经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证明。

“上山捡5个空气罐,拿回来就可以换一个新气罐,知道的驴友大部分都会拿过来换,现在攒的空气罐总数已经近3万个了。”绿蚂蚁野外用品创始人蒲伟11年来一直做着大秦岭的环保达人。2004年,蒲伟倡导发起了净水鸟活动,活动的目的就是呼吁驴友将垃圾背下山。回收来的空气罐做了一面环保启示墙,就是想倡导市民环保。

2015年3月29日,西安100多名志愿者走进秦岭子午峪捡拾河道、路边和林间的垃圾,为陕西的“父亲山”秦岭当一次“清洁工”。有的人不到十分钟就捡了满满一袋。在子午峪附近的河道,大家把一个小时内的“劳动成果”放到一起,竟装了50多个垃圾袋。如今,这样的自发活动越来越多,并逐渐影响到每一位市民。

保护的同时,古城人民没有忘记为秦岭增添一份绿。从2012年开始,西安每年都组织开展“感恩秦岭——我为秦岭植棵树”志愿者活动,唤醒全体市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加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和提升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面貌。两年来,社会各界在秦岭北麓开展义务植树达200余万株,人们带着渴望亲近自然,为秦岭披上绿装。

新闻推荐

“三秦大讲堂”第128期开讲 王树国作报告

本报讯(记者周明通讯员王建忠)7月17日上午,“三秦大讲堂”第128期在省委党校开讲,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应邀作了题为“‘一带一路\’战略为陕西带来新的历史机遇”的专题报告。来自省级机关、省属...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碧水青山永驻 ——西安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侧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