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江舟
西安古城墙周围的环城公园本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其本身也是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环城公园南段被整修提升之后,岸上鸟语花香,河中亲水泛舟的美景,让外来游客和过往市民频频竖起大拇指称赞。
今年年初,有媒体曾报道西安市环城南路建国门外,环城公园里违建配电站有碍观瞻,事后该施工现场停止作业,相关部门也出面解决问题。半年过去了,该违建建筑依然顽强地驻扎在原处,既未开工,也未拆除。“这事儿就这么不了了之?这玩意儿就撇这儿没人管了?”有市民质疑。
7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该配电站施工现场见到,白色的半成品建筑依然伫立在原处,城墙景观被遮挡近二十余米长,绿化带和行人步道至此戛然而止。整个工地被白色的隔离墙围绕,上书警示标语:“内有深基坑,请勿靠近”。工地的工程简介牌已被摘除,从外部看不出是什么工程项目。从围墙上方往里看,大批建筑垃圾、施工用具以及工程车辆等散落在现场,当天没有见到施工人员。
“这个位置以前是废弃的加油站,现在又是供电局在修什么配电站,工地在这儿有一年多时间了。今年年初的时候被媒体曝光后就一直停工,里面住的有人,但到底拆不拆,什么时候拆就不知道了。”一位在工地旁的树下纳凉的老人说。
“这样的建筑放在景区里面肯定是不合适的,就是一定要放在这儿,也应该将外观设计得符合整个景区的风格,这么一个白花花的丑陋建筑扎在城墙边儿上,把城墙挡得严严实实,真是太碍眼了。”市民王先生说,“古城墙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就是不考虑我们老百姓的感受,也该考虑整个城市的形象啊。”
新闻推荐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宣传专栏铝制品为啥爱长“痘”?西安交大科研人员破解氢致界面失效现象之谜
通讯员程洪莉本报记者吕扬当“安静”的铝制品遇见“淘气”的氢原子,为何“肌肤”表面就会冒出“痘痘”?这一谜团已存在超过50年。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