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艳 通讯员 王波
鲁保存曾是山阳县矿业开发公司一名农民轮换工。在西安创业小有成就后,2012年,他回到家乡,开办了山阳县恒瑞肉制品有限公司,专做肠衣和肝素钠。目前,肠衣已出口欧洲17个国家。
像鲁保存一样,近年来,山阳县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在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后,纷纷回到家乡,当起了“小老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经调查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农民工返乡创办的经济实体达3445个,年产值5亿多元,吸纳就业1.9万人,县内转移就业2.3万余人。形成了恒瑞肉制品公司、奥科粉体公司、泉水井豆制品公司等一批产业门类齐全、资产雄厚的骨干企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动力之源。地处秦岭南麓的山阳县,一直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县,全县外出务工人数基本维持在10万人以上。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也使一部分农民工找到了自我创业的新路子。
针对这一现状,山阳县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同时,出台了《关于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扶持文件,鼓励外出务工能人回乡创业。
为了激发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情,近年来,山阳县建立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创业扶持格局。根据农民工创业抗风险能力弱的实际,落实完善差别化的扶持政策,用好用活园区、项目、资金等存量资源;实施全民招商,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劳务输入地与输出地在政策、服务、市场等方面的联动对接,扩大返乡创业空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返乡创业门槛,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享受的减征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
同时,山阳县建立健全了县、镇、村三级创业促就业服务体系,成立了山阳县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创业贷款担保中心和18个镇(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54名,选聘了243名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员。通过对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创业群体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近年来,全县累计登记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7000人,创业培训2100人,78%以上的学员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和创业。
此外,该县还通过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发展创业小区,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他们以创业型城市创建和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工程创建为契机,依托县域产业布局和商业基础,规划建立了一批特色创业街、创业小区、孵化基地和示范镇、村,形成了丰阳大道汽车修理一条街、卜吉河综合市场等6个创业示范小区,建立了僧道关旅游度假山庄、县域工业集中区2个创业孵化基地,建成了城关等11个创业示范镇、城关镇桃园村等100个创业示范村和种植养殖、生态旅游、农产加工、建筑劳务、商贸服务等7个产业带。
据统计,山阳县年均有1.93万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和就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圣强通讯员杨东明)日前,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民革西安市未央工委张家堡支部携渭南市委会支部在渭南市潼关港口遗址进行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祭祀活动,缅怀陕西抗战先烈。据悉,潼关河防的胜...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