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西安市分级诊疗制度政策解读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8-20 21:39   https://www.yybnet.net/

分级诊疗

所谓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其内涵包括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在分级诊疗模式下,患者就医次序为:患者首诊到基层医疗机构由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完成必要的诊疗,如果患者病情超出其诊疗能力,则由全科医生将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接受上级专科医生进一步诊疗;患者疾病进入稳定期后,再由上级专科医生将患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接受康复治疗;患者如果需要急诊服务,可以直接前往大医院寻求诊疗服务。简单地说,分级诊疗就是要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想就医格局。因此,分级诊疗被视为新医改攻坚阶段的重头戏和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西安市今年4月20日启动了全省首家城市医疗联合体,截至7月底,已实现了城六区医联体的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多患者对于“基层首诊”仍心存疑虑的情况下,目前只是通过政策、宣传等进行引导,并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手段要求患者必须“基层首诊”。

重要意义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合理配置利用医疗资源,构建分工合理、协作顺畅的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措施,对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秩序,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西安将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打造人民满意的“健康西安”。

目标任务

综合运用医疗、医保、药品、价格、信息等手段,形成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紧密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制度,为患者提供全程、系统、便捷的医疗服务。

2015年下半年,全市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工作;

2016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体系;

2017年,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实现90%患者在县域就诊的目标。

工作模式

实行基层首诊。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原则上应选择居住地或发病时所在地附近的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一级医院)接受首次诊查,并由首诊全科医生根据病情确定是否需要转诊。

 完善双向转诊。需转诊患者原则上按照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的顺序逐级转诊,急危重症患者可以越级向上转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应及时向下转诊。鼓励优先开展医联体内部的转诊工作。建立全科医师体系,双向转诊要按照医生建议、患者选择、逐级转诊、合理就诊的原则,在全科医学体系内规范有序进行。

落实急慢分治。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等。县级公立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等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5岁以下婴幼儿,孕产妇,精神病,重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居住地和医保统筹地区分离等可就近选择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医疗机构直接就诊。 

推进上下联动。按照政府倡导、就近方便、双方自愿的原则,通过医疗集团、医疗联合体、医疗服务县镇村一体化、对口支援、委托经营管理等形式,建立医疗机构之间稳定发展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满足患者接续性医疗服务需求。

新闻推荐

西安直飞云南大理的航班月日实现首航全程小时分来自西

西安直飞云南大理的JD5659航班8月20日实现首航,全程2小时30分,来自西安的120名游客有幸率先体验了本次首航之旅。据大理旅游委负责人介绍,本航班每周二、四、六往返,必将对西安、大理的旅游事业产生...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安市分级诊疗制度政策解读)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