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观察 划下一条安全的红线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9-14 21:2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杜瑶 实习生 李娜

社会安全的保证,在于全民安全意识的觉醒和警惕。如同耕地红线一样,严防死守安全,必须有划定的安全红线。

记者采访位于西安市南郊某城中村的一家火锅店,当问到店主为什么放弃了电磁炉而选择带有一定危险性的煤气罐时,店主略显无奈地说:“电磁炉虽然安全但城中村的经营用电很贵,算一下还是煤气罐便宜,我们是小本经营,当然得算账。”

陕西省社科院杨红娟说,“拿天然气与煤气罐相比,最起码天然气从安装管道的间距,到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都是有着标准的要求,并且都有着严格监管制。但是煤气罐太多太散,监管无从做起,机器本身的危险性是可以由人来控制的,因此安全线就是应该对人而言,对单位而言。未雨绸缪总比事后弥补要好很多,因此人的安全教育是重点。”

近30年来,随着科技进步、新技术、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人们脱离了温饱困扰的问题,开始从对财富分配的关心发展到对社会风险分配的关心。诸如,为了自身的安全开始关注周边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现在人们不仅是考虑经济收入的发展,而且要考虑到各种公共设施对人们生活、环境等的安全性。

“凡是发生了重大事故,绝大多数都与人的因素有关,都与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去做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保证,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做到人(员)要懂、货(物)要请、机(设备、方法)要对、环境符合要求。当人们健康环境存在危险性,造成生活环境的恶化,就会有人提出异议、反对,甚至是坚决斗争,这就是所谓的‘风险社会\’意识,应该说这是人们对社会认识和经济发展实践上的一种进步。”长安大学教授董千里教授说。

强化“红线意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必须强化“红线意识”,始终把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促进区域、行业领域的科学、安全、可持续发展。

要保障社会安定,安全红线也应该是“高压线”,让试图违规操作者触碰不得。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切实负起责任,抛却流于形式的检查或“猫捉老鼠”式的虚假监管,以塑造人人有规可循、有规必循的良好安全环境。

新闻推荐

中国西安丝路旅博会圆满落幕

本报讯(记者向红李卫)9月13日,2015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博览会以“打通新丝绸之路、探索旅游业新机遇”为主题,举办了丝绸之路旅游推介会、高峰论坛、主宾国日等8个主题...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观察 划下一条安全的红线)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